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政协动态

青岛“德国风情街”风情再现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1-09-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青岛市馆陶路德国风情街举办的2011德国商品青岛展销会近日落下帷幕。展销会历时5天,共吸引16万市民参加,现场现金交易额150万元,签约预订额280万元。

展销会的成功让馆陶路这条曾被誉为“青岛的华尔街”的百年老街重现昔日繁华。“没想到市政协如此重视,倾力推介德国风情街,没想到群众这么欢迎,没想到签约这么多家企业。”德国街招商办公室主任万圣韬一连说了几个“没想到”。

馆陶路初建于1899年,当年,德国驻胶市政当局将此规划为“洋行区”,各国的许多驻青机构最初也先在这里涉足。20世纪30年代,馆陶路成为青岛的金融经济中心,被称作“青岛的华尔街”,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然而,随着青岛政治、经济中心以及人口的东移,馆陶路这条曾经的金融街日渐萧条。

如何让馆陶路重现昔日辉煌,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自2008年起,青岛市政协展开调研。委员们在街头巷尾奔波,于邻里大院与百姓聊天。而后向市委提交《依托旧城改造,立足改善民生,全力打造城区特色街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在馆陶路建设德国风情街,并通过对老街的改造,达到改善民生、文物保护、扩大就业等“一举十得”的效果。建议得到了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德国风情街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并着手进行改造。

短短几年时间,馆陶路没落的老街的形象有了改观,老建筑修旧如旧,连站牌、铺路石砖这样的细节都透露着异域风情。然而旧时“青岛华尔街”的样貌虽得以还原,可人气却远远不及当时了。

带着新问题,青岛市政协去年邀请中国驻德国前大使卢秋田一同视察馆陶路德国风情街。看到尚有部分零散商铺闲置后,卢秋田提出在德国街上办德国商品展销会,以展销会为载体吸引商家、吸引游人。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市政协的响应。青岛市政协主席孙德汉表示,展销会对德国风情街的宣传和招商引资有再推介、再拉动的作用,要举政协之力促成展销会。

今年以来,青岛市政协多次与德国风情街管理办公室对接,与德国风情街负责领导面对面交流。仅全国两会后一个月内,市政协就3次前往视察,先后提出德国风情街建设要立足长远发展,借机实现转型升级;结合自身优势出发,推动文化与科技、市场、旅游、商业、金融相结合;利用德国风情街的特色和优势,带动整个青岛西部地区滚雪球式的发展等意见建议。

今年3月,市政协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凸显德国产品元素、展现街区文化特色的项目分为十大类,分配到市政协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牵线”进展情况一日一调度。功夫不负有心人,据德国风情街管理办公室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先后接待由市政协联系、介绍的洽谈客户80多人次,目前已有9家企业成功与德国风情街“牵手”。

市政协的关注引起市区两级分管德国风情街领导的关注。从今年4月,展销会新闻发布召开至展销会成功举办,德国风情街管理办公室先后召开20余次调度会议。在第11次调度会议上,德国风情街管理办公室向孙德汉汇报展销会筹备情况,并表示将吸纳政协提出的增加文化元素,增强德国风味的建议。展销会前一天,孙德汉冒雨带领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展销会现场,对布展细节一一察看,并提出意见。

此次展销会捷报频传。1家参展商成功入驻德国街,6家参展商表达了入驻意向。另有德国、奥德利厂商表示将就进驻德国街问题来青洽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