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通讯

关于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提案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0-07-19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内容摘要:

 

我国农村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产生的巨大人才需求,需要农村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农村职业学校基本上是为城市和东部地区输送劳动力的“就业教育”,一些学校由于不了解企业的需要,存在招生、用工“两张皮”的现象。不少地方的农村职业学校停办涉农专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严重弱化。

2.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如中部地区某省,全省农村职业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图书总数、专任教师数、仪器设备总值五项办学条件全部达标的为零。不少地方没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教部分的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各省市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投入差距较大,按2008年统计数据,最高的北京市(5155元)和最低的湖北省(204元)相差25倍。

3.师资队伍薄弱,办学质量有待提高。据中部某省统计,全省普通中专师生比例为1:30:37,职业高中师生比例为1:26:66,按照教育部1:16的要求,全省职业学校缺2万多名教师,其中尤为缺乏“双师型”教师。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去农村,农村职业学校的一些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4.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生源缺乏,毕业生就业难。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机构改革,农业类专业中专毕业生原有的就业市场基本消失殆尽。加之行业、专业等因素限制,其出路相对较窄,特别是种植类专业毕业生几乎没有就业市场。出口不畅严重影响了初中毕业生学习农业类专业的积极性。

 

提案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体系。一是要强化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建议参照义务教育,明确农村职业学校最低生均经费标准,提高教育费附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比例。二是要完善相关制度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形成多元投入渠道。

2.整合城乡职教资源,优化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一是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联合办学、一体化办学,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可借鉴各地已有的职业教育集团模式,推动建立市、县范围内的职业教育联合体,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二是通过与厂矿企业、高等院校及国内外劳务输出公司等联合办学,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社会化。三是针对农村实际需求,在办学形式上实行“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固定办班与流动办班相结合”的多样化办学之路。

3.结合农村人力资源需求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一些过去不存在的涉农职业岗位,如农机服务、免疫服务、农产品营销等应运而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如教育、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体现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

4.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一是拓宽农村职教专业教师来源的渠道。挑选各类高校毕业生接受教育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考核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职校的一线任教。从社会聘请一部分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二是开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范大学,培养专业师资人才。三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抓紧进行学历补偿教育。建立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促进专业教师定期参加培训,不断进修提高。

5.制定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扩大涉农专业招生规模。一是制定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将涉农专业纳入重点专业建设,由中央财政扶持一批国家重点示范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由省、地两级财政支持办好一批办学条件好、培养质量高的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对农村职业学校开办涉农专业的,各级财政予以一定比例的补助。二是在农村职业教育免费的基础上,对涉农专业的学生给予奖学金,对接收涉农专业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实行涉农专业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对到农村创业、从事农业产业的毕业生,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拓宽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

(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秘书处提案组综合组整理)

注:提案拟交教育部会同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办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