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委员会篇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关注发展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03-11-01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人口流动在中国与世界从古至今都是经常性的状态。我国人口大规模的迁徙流动并不罕见。目前上亿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状态。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人口流动现象,在刺激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人力资源过去靠计划配置,不一定合理,流动带来的很多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限制流动造成的。人口流动不是坏事,也不是不正常的事,正因为流动才有了发展进步,应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
    “人口流动是经济规律的体现,而‘流动人口’的出现是目前社会架构造成的现象。”为什么把流动人口非划定在一定范围内,为什么把已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房,相对而言不流动的人还叫流动人口。叫他们流动人口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伤害。各地应好好调查一下,流不动的流动人口还有多少?
    流动人口问题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传统观念及计划经济时的管理方法,使农民被长期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增收成为当前我们国家党和政府最关注的问题。流动人口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体现在观念上,是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还不习惯于人口流动,并对此准备不足。人口流动能解决劳动力平衡的大问题。比如在很多地方,无论政府如何输血、帮扶,也比不上一家人有一人出外打工致富得快。这样,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培训青壮年,鼓励动员劳动力外出打工来改变贫穷的面貌。流动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后,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的必然选择。农民流入城市对他们摆脱土地束缚、脱贫致富,对建设城市经济起到了关键作用,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而在这中间,对人的关怀,关心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我们要全面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这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弱势群体中的妇女儿童的权益又特别容易受到伤害,这既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全面长期发展。
    要分类研究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比如流动人口大概可分为知识型人才和从事简易劳动的一般打工者。后者经常被认为素质低,是他们的政治素质差、道德素质差还是文化素质差?主要还是大多数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适应工业社会的技能低,对劳动保障的分辨率低。要针对不同层面的流动人口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除了要维护流动人口的生存权,还要关注他们的发展权。这样的管理才能更有效,才能事半功倍。
                                                     (摘自《人民政协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