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是建言

依靠内地科技优势 实现香港经济转型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09-08-20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并推动了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应该说,改革开放的20余年是两地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20余年。
  香港经济在过去20多年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充分抓住了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的机会,制造业北移,成功使香港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但由于1997年金融风暴的冲击,香港的经济一直低迷。2001年GDP为0.1%的增长,2002年GDP为1.9%的增长,远低于1997年5%的GDP增长率。2002年10至12月失业率为7.2%,创香港历史新高。
  回顾香港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的经济体,在过去能够创造奇迹,有内在的体制因素,以及市民刻苦顽强、拼搏向上的创业精神。但是,不能忽视周边环境的特殊因素。香港过去的成功,更多的是在周边地区,尤其是祖国内地的竞争力没有发挥、或者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获得的。而今天出现的暂时困境一方面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和“9.11”的影响,泡沫经济爆破、世界经济陷入周期性低潮、香港与周边地区的物价差距,以及持续通缩的夹击,使得香港经济长时间陷入低谷。另一方面,香港科技基础薄弱和人力资源错配等问题也日益显现。
  要解决香港经济目前正面临的困境,再创东方之珠的辉煌,北望神州几乎被大多数人看成振兴香港经济的重要途径。在当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香港经济需要通过高科技的发展完成再一次的转型。内地已成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而且科技实力雄厚,香港在经济转型中要获得发展,就一定要与内地紧密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在金融、管理和国际化的优势,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香港本土的科技孵化能力,增强香港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香港必须要改善教育,培养人才,推动创新与科技发展,营造一个乐于接受和使用创新及资讯科技的环境。
  应该看到特区政府过去几年,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区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持续增加对教育方面的投资。教育经费从1996至1997年度的379亿港元增加到2001至2002年度的553亿港元。此外,特区政府还将拨出50亿港元,为有志进修的成年人提供持续教育和培训资助。
  在推动创新与科技发展方面,特区政府成立了一个50亿港元的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应用科研活动,推动科技发展;成立一个7.5亿港元的应用研究基金作配合,资助具有商业潜力的科研项目;成立应用科技研究院及中药研究院,提升香港在资讯科技、电子、无线通讯和中药等方面的研究。此外,特区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及拨出大笔资金,支持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在营造一个乐于接受和利用资讯科技的社会环境方面,特区政府公布了2001年“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目标是使香港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电子商贸社会和数码城市。在发展电子政府服务方面,香港“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最近获得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科技挑战奖”,充分显示出香港以电子方式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成就。
  在特区政府的鼓励下,香港科教单位以及香港企业界正积极开展与内地相关部门在科技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香港的大学与内地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已使双方获益匪浅。我所领导的公司正在与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合作,以期在信息产业和纳米材料领域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此次两会,我作为科技界别的政协委员与大家共商国是,对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实施,特别是如何依靠内地的科技人才优势,促进香港经济转型尤为关心。结合我与内地科教界接触和合作的经验,对于加强香港企业与内地科技界的合作,提出以下建议:
  1.内地与香港有关部门应积极建立科技界与香港工商界信息沟通渠道。香港的工商界主要以金融、房地产等服务行业为主,目前大家兴趣点逐渐转移到对高科技领域的关注,但对科技本身还缺乏应有的了解,尤其对内地科技界所做的工作及其对产业发展前景缺乏应有的判断。因此,急需一种机构定期遴选和推介一些很好的项目,以供香港工商界作为投资选择;同时,内地科技界好的科研成果,也需要得到香港工商界在资本上的扶植,以使其能够尽快应用。
  2.国家批准和投资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如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可在组建过程中与海外工商界沟通,通过成立相应的理事会的方式,鼓励海外工商界的资金进入国内科研机构,按照市场原则合理配置资源。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国家的投入,二来可以使工商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上游阶段先期介入研发进展情况,帮助科研机构的研发方向符合市场需求。
  3.香港和内地进一步合作,加强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地的科技企业管理人员大多来自科研一线,他们有很强的学术背景,但缺乏企业管理,特别是金融、市场开拓的经验和知识。尽管内地有欧美发达国家帮助培训这方面人才的畅通渠道,但毕竟存在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学习成本的问题。香港在历史上就起着中西方文化传播桥梁的作用,而且处于世界商业中心之一的地位,国际化的工商业人才较多,培训方式和手段丝毫不逊于西方国家。内地完全可以利用香港这一优势,使其高科技管理人才得到应有的管理知识培训。同时,香港工商界也可通过培训这些人员,加深对科技成果应用前景的了解。
  两地携手,共创双赢局面。香港的繁荣得益于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祖国内地的支持。同时,在内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我深信香港依然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两地共同发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真诚地希望内地各界大力支持,帮助香港完成科技兴港的转型任务。同时,香港工商界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内地的经济发展尽责尽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