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09-08-20
字号:[大][中][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继伊拉克战争之后,SARS无疑成为今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截至6月9日上午10时,我国内地共有26个省受到SARS影响,累计SARS发病人数5328人,死亡人数达到340人,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为此对我国的旅行者采取了限制措施。此次突如其来的SARS传播严重扰乱了我国人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在抓紧防范和控制SARS流行的同时,我们要深入分析探讨此次SARS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切实有效对策,化危机为契机,以实际行动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紧紧抓住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精神落到实处。
一、影响分析
从短期影响来看,由于SARS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大批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死亡,人们对疫情防治没有充分信心而引发心理上的恐慌,并且因为恐慌而尽可能地减少了外出活动,导致投资和商业活动大为减少,“假日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降低,从而对总需求的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商务活动也因此相继被推迟或取消,有些大型经济活动即使开展了效果也大不如前,如2002年广交会到会客商逾12万人,出口成交额168亿美元,而今年客商参会人数仅有23128人,累计出口成交额仅为44.2亿美元。受此影响,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相继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幅度开始放缓,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而旅游、交通、商贸、餐饮、娱乐、会展等多种劳动密集型服务性行业在此次SARS流行中更是首当其冲,相关行业企业预计全年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部分受冲击大的企业为求生存开始裁员,几千万农民工就业前景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今年4.5%失业率的目标可能失守。而这些行业经济活动的变动,又通过行业间的关联联系,间接影响其他行业的增长。
从中长期影响来看,虽然此次SARS对中国经济增长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暂时的,但其深远的影响将会在未来几年持续显现,尤其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将导致更多政策面上的调整;SARS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理念,并可能改变国人的消费观念,继而对整个消费行业产生更大的冲击;SARS打击了相关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它对企业造成的冲击将严重影响企业在就业和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作为全球经济“热点地区”、世界未来制造业中心之一,SARS在中国的蔓延已经波及到全球经济,如果SARS疫情在短期内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信心将会逐渐丧失,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为资金大转移、生产大转移,由此所导致的后果将令人难以想像。
二、经验教训
回顾整个SARS危机爆发前后的方方面面,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经验教训和启示。
第一,此次SARS疫情最终大范围流行在于最初人们对此认识不足,经验不够,防备不充分,对中央的决策执行不力等多方面原因。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以及疫后重振经济战役最终胜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紧密团结,离不开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强大经济实力作后盾,今后的工作中心更应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不动摇。
第二,由SARS爆发初期,国民极度惶恐不安,政府一度被国际组织和公众质疑的被动局面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SARS的巨大转变,源于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公开。SARS危机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了重大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建立一整套固定的信息来源、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布、信息传播等信息披露机制刻不容缓。
第三,此次SARS危机实质上是由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一场社会危机。它提醒我们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社会保障、环保、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协调发展,经济的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和社会福利为代价,在强调经济“量”提高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质”的提高。
第四,此次SARS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国民的现代意识。人们开始崇尚科学、善待自然,对自身长期存在的生活陋习如随地吐痰、乱抛垃圾以及道德观念、社群意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然而全面提升公民素质不是一时一事靠个人自觉就可以达到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第五,经济全球化,病毒等危机因素也随之全球化,全球化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亚洲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危机、SARS危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确保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建立一套有效的应对危机综合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三、主要对策建议
发展是硬道理。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我们应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整合资源,沉着应战,把压力转变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抓住发展不放松。当务之急是在充分考虑SARS影响滞后效应的前提下,迅速制定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尽快恢复我国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住SARS疫情的发展,从源头上消除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只有疫情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消费、投资、出口等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才越小。因此要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采取果断的措施沉着应战,依靠科学的手段实施有效防治,以最短的时间赢得这场SARS防治战役的最后胜利,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健康的躯体。惟有如此,才能尽快恢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这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前提条件。
二是要对受损行业进行临时“输血”,恢复其“造血”功能,以防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各地政府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对本地在此次危机中受损的行业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估,并对那些受冲击相对较大的行业如旅游、餐饮、商贸等有针对性地减免部分税费,适当降低电价、水价、租金,提供临时财政补贴等,以降低其生产营运成本,恢复其生产自救能力。同时相关行业在服务方式上也要积极主动调整,以适应消费者的新要求。
三是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稳健的货币政策。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财政杠杆来引导市场,必要时可考虑在合适的时间发行一定规模的公共卫生国债(或称为非典债券),用于SARS的防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保持和维护;增发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并着力调整优化国债资金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等重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落实好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应急救助,大力培育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鼓励城镇居民在住房、汽车、旅游、教育方面的消费。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境外资金投入到国家鼓励的产业和建设项目中来。其次要继续实施灵活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通过调控资金的流量、流速、流向来影响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力。要对受SARS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实施适当信贷倾斜,对当前消费热点如住房、汽车以及未来经济增长点如信息行业给予政策倾斜。
四是要紧紧抓住出口工作不放松,努力保持出口业务的稳定增长。首先要保持现有各项鼓励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临时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如增加出口退税指标,尝试实行债务证券化以解长期困扰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欠账问题,进一步扩大电子通关规模和范围,推进检验检疫出口货物“绿色通道”提高通关效率等,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那些受SARS影响小的行业的出口工作,不断挖掘新的出口增长点;其次由政府牵头安排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广告宣传及推介,进行国际攻关,以尽快恢复和推动正常的商务往来,努力破除部分国家以SARS为名设置的贸易壁垒;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按时完成出口合同,努力提高出口履约率,尽量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第四要积极开展网上促销、网上交易,发展“非接触型”贸易,推动贸易方式创新。
五是要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外资引进步伐。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结构的转变,而且要从引资的方式、方法、途径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当前要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包括在疫情受控制后做好宣传,推动国际间的商务、展览等活动尽快恢复;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改善投资软环境;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前提下扩大外资参与国内行业的准入领域,借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推进产业布局之机加快引资步伐;组织国内优质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引资;加大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招商力度,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六是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借新成立国资委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之机,进一步确认国企产权,解决好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等问题,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改革国企用人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和责任感。要积极完善产权交易制度,形成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制,既要防止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又要防止借怕流失之名影响国有资产资源使用效率。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借对国有企业实施资产重组、结构调整、机制转换的机遇,鼓励更多的外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产权购并活动,同时降低民营企业进入的门槛,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七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实际购买力,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除了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减免农村税费、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以及加大保护外出务工农民合法收入等增加农民收入措施外,还要增加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支持,加大小额贷款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进城民工在办理执照、税收、法律及咨询方面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广开增收渠道。
八是要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狠抓增收节支工作。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抗击SARS应急等各项必需保障的重点支出,确保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建设资金的需要,继续增加公共卫生特别是农村基础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支出。严格控制其他纯消费性支出,尤其是楼、堂、馆、所以及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设资金的支出。
九是要以建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为契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危机管理体制。综合危机管理系统包括组织决策和指挥系统、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物资准备和调度系统、人员培训和技术储备系统。在建立危机管理系统的同时相应开展反危机的理论研究、经验学习和方案设计等,培养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所必备的全民动员能力、科学运用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等,从而最终形成信息准确、预警及时、资源整合有力、指挥运转高效的综合危机管理体制。
此外,更坚持警钟长鸣,消除麻痹思想,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防SARS疫情以后再次爆发。尽管侵袭我国的SARS疫情近期出现消退迹象,但由于SARS是一种严重而容易传染的新疾病,人类对SARS病毒的特性、传染规律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科学家到现在还没有研究出可以防治SARS的特效药物和疫苗,以及加拿大SARS疫情反弹教训都在警示我们对疫情的反复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一个病例都可能导致疫情的卷土重来,防治SARS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SARS防治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除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外,还要适时出台并不断完善禁食野生动物以及对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生活陋习加大处罚力度的全国性法规,加强国民教育,实行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多管齐下,以保护来之不易的疫情控制局面,防范SARS疫情在今冬明春或以后再次大规模爆发。
发言人主要职务: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广东省副主委大会发言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