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09-08-20
字号:[大][中][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通过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教育组的委员们通过讨论认为,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应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认识在这一进程中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战略功能,并通过建立高等教育的评估与咨询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高等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
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变化。
一是从精英式的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到2002年底,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600万,18~22岁人群的入学率达到了15%,预计到2010年,在校人数将达到2700万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会发生质的变化。
二是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和重大社会问题解决中,高等学校成为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在高等学校里进行的科研工作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国防、人民健康、环境等密切相关,已成为重要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我国加入WT0以后,高等教育进一步成为国际交往与合作,特别是国际资本和人力资源流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决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抉择,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它需要更加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正确信息的持续支持,需要依托专业化的机构进行政策咨询,以保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决策的科学性。
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超越了高等教育系统本身,而成为整个国家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因素,以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已不再只限于高等教育部门本身,而成为整个政府的责任和社会议题。
二、加强对高等教育评估和咨询,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鉴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决策影响的长远性和国际认证的需要,不仅在发达国家,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级的评估、咨询和认证机构。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尽快成立类似的机构,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一)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督促和支持高教法的进一步落实目前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教育部直属的有70余所,由省级管理的地方高等学校占70%以上。
高等教育评估的首要任务是确立高等教育发展应有的外部保证条件:检查和督促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切实履行实施高教法的责任;总结和了解各部门和地方实施高教法的成果、经验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通过信息反馈,对进一步实施高教法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支持,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保证和促进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决策的科学性依托专业化评估的各种信息,以及专家与所谓“智囊部门”的政策咨询,是进行高层次决策时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环节。许多曾经影响美、欧、日等国教育决策的著名报告,都是由这样的专门委员会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而提供的。这样的机构能够为决策提供国内外比较系统和客观的信息,反映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状况,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为政府提供决策时选择的预备方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保证高等教育举办者对教育的投入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而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及基本建设投资远远赶不上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正如0ECD有关专家在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考察以后所说的那样:“中国只有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的供给总量,才能够维持目前高等院校的运转和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功能在于,通过建立合理与公开的高等教育评估与教育经费投入之间的联系,依托法律和行政的平台,有效地督促各级政府和其他举办者,切实承担起各自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的职责,保证对教育的投入能够及时到位。通过专业化的手段,帮助政府建立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投入标准和比较有效的经费投入机制,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发现经费投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
(四)密切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如何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这既关系高等学校的定位和选择,也涉及到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引导。通过评估,一是检查和督促各级政府从政策上引导和帮助高等学校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二是检查和督促高等学校本身更加注重办学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学科和专业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就业。
(五)建立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以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在国际人才流动中的竞争力缺乏评估,标准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标准,评估也无从谈起。根据国际的经验,通过评估和高等教育标准的建设和认证,可以增强社会和企业对高等教育的信任,极大地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同时,它也有助于加强国际间高等教育的交往,包括学历的相互承认。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0以后,这种高等教育的评估和标准化建设将进一步增强和提高我国高水平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各种资本的国际流动,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行评估与咨询工作还可以有效地实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并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家建立的对基础教育的督学制度以及教育部在高校中进行的高等教育评估都已取得了非常好的经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和战略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在制度、层次和范围上拓展,建立国家级的评估和咨询机构,已经成为新时期发展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
三、加强高等教育评估与咨询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成立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的国家高等教育评估与咨询机构它应统筹安排,指导协调,以及组织全国高等教育的评估活动,协调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和外部保证条件,设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参与国际认证。它作为审议与咨询机构,为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专门性的研究和咨询报告。
(二)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评估的专门性法规,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的评估活动应该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律地位,并且根据统一的法律法规,指导和规范高等教育的各种评估活动。
(三)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评估的政策,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评估与经费投入、发展规模以及高等学校各项建设之间的关系应该将高等教育的评估,特别是教育经费的投入状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指标。并且通过政策,规范高等教育评估的信息发布,规定高等教育评估与高等学校的设置之间的关系,建立高等教育评估结果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之间的联系,以及高等教育评估与各地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以及各个高等学校招生数量、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四)建立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评估的专业化水平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在中央和省一级建立由政府和经过授权的社会中介机构共同组成的高等教育评估系统。同时,建立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认证机制。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专业化水平,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五)制定我国2020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通过高等教育的评估和咨询研究,进一步摸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状况,并对当前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对现有的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评估。我们建议:在此基础上,应尽快制定我国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与规划,以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持续发展。
发言人主要职务: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大会发言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