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是建言

我为农民说几句话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09-08-20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和朋友的日常交往中,有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的话题总是占有很大的分量,多属探索性和建设性的,对共同研究农村经济、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感到百闻不如一见,应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旨,更直观地去研究这个问题。
  最近,我去了某省农村基层,在没有当地干部陪同下,直接向党员和群众做调查。我的调查较为广泛,既有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干部作风等内容,又有政策落实、农业结构调整和致富奔小康等方面。我接触的党员和农民都是勤劳朴实的劳动者,是值得敬佩的人。他们的言谈内容更为丰富,多能击中时弊,具有积极的意义,现摘录如下。
  一、在了解村支部工作情况时,地处两乡、居住相距近20余公里的三位党员是这样回答的:
  一位57岁、1968年入党的农民同志说:“我多少年都没有过组织生活了,没人张罗这件事,党组织早就瘫 痪了。”一位41岁、1985年入党(曾任村支书)的同志说:
  “现在支部不能给农民干啥事,当头的没那个心思,都在搞自己的事。”一位69岁、1960年入党的农民同志说:“村支部工作不行,干部也不来,一来准是要钱的,没别的事。”在场的一些男女群众都持相似的看法,有的言辞异常激烈。
  二、在询问宣传和贯彻“三个代表”时,上面提到的三个党员中,一个说:“‘三个代表’就是维护人民利益的,这我知道。”一个说:“‘三个代表’打电视里看过,村里没人组织传达学习,念都没念过。”一个说:“‘三个代表’是什么我不知道,没人组织学习啊。”三、在讨论调整农业结构、致富奔小康问题时,有六位同志发了言。
  一位59岁的农民说:“村里能‘卖胳膊’的都出去了。我两个儿子,一个19岁,一个16岁,都出去打工了。小的去年正月十六出去的,干了一年,挣了3000块,可年底老板只给2000块,说没钱,孩子也不敢走,只好跟着老板等活干,没办法。”一位69岁的农民说:“我们村人均不到7分地,多数还是山地,平地也就两三分,不敢退,退了心就没底了。这里的山,土层薄又缺水,承包开发也很难。我儿子就承包了3000亩荒山,自己搞不了开发,想求国家支持,可到银行去贷款,银行要存折抵押。退耕还林不知道包括不包括荒山,能不能给点支持。”一位25岁的农民说:“我们村本来耕地就少,没有‘耕’怎么退?现有的耕地只能保住我们的口粮。荒山倒是有人想承包,但属不属退耕还林,我们搞不清楚,也没有人操心这件事。”一位57岁的农民说:“现在贷点款可真难,银行不是要存折,就是要支票,用房产抵押还不行,嫌我们房产不值钱。”一位63岁、曾经开过石渣厂的农民说:“我们村没有别的资源,只有石头。我以前干石渣厂还行,可欠我账的人太多,在我的账面上就有100多万,大多数是要不回来了,厂子也黄了。现在石渣没销路,不能搞了,想向银行贷点款搞别的,银行要我用支票、存折抵押,我要是有支票和存折,还贷啥款?希望国家能制定一个更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政策。”一位59岁的农民说:“我有神经官能症,虽想致富,但我跟不上了,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国家对我这样的人还管不管?”四、去村委会向当地干部了解情况时,群众将我们指向了一所小学,村委会就在小学内。村干部不在,巧遇一位女老师,她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来看一看农村形势,随即谈到了农村教育。这是一所包括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室不够用,一个班上课,另一个班就要站到屋外边,小学生有的在屋檐下自学,有的自由玩耍,严寒在损害着他们的肌体;一个是师资不足,和我交谈的那位女教师要教一至三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自然。有的还是请幼儿老师兼课,教学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据我了解,在那个近1000人口的村子,没有一个高中生,初中生也很少,孩子一般只读到小学四、五年级,经济不发达是一个原因,“读书无用论”也是个重要障碍。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国广大农村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它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农民队伍日趋知识化,已成为一代新型农民,活跃在广大城乡,推动了社会进步;二是消除城乡差别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虽道路漫长而又艰难,但充满着希望;三是科技在深化农村改革和改造农业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到了农民的承认,利用资源、创造财富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许许多多的事实再一次证明,党在农村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别是调整农业结构、转移农业劳力、推广科学技术和减轻农民负担等,深受农民的欢迎。对此,我始终认为应充分肯定。既然如此,为什么农民群众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呢?应该说,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基层干部的问题,主要还是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问题。现代农民,总是会有一些合理的追求,这是农村继续发展的动力,农民要求保护这种积极性是应该的。而我们的一些干部,包括某些业务部门的干部,作风不深入,抓落实不到位,势必引起群众的不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主要还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提高基层干部水平。在这一方面,上级领导机关也负有重要的责任。上级领导机关的状况如何,也是值得分析的。我在一个县农委向负责人了解情况时,这位负责人连一些基本的数据都说不清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建议各级领导机关切实遵照党的十六大要求,高度重视基层、热忱关心基层、尽力帮助基层。与此同时,还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级监督一级,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赏罚分明,催其奋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