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是建言

完善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09-08-20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是从体制上、法制上探索制止农村“三乱”的治本措施。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全国20个省市进行了扩大试点,在减轻农民负担、遏制农村三乱、规范农村分配关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影响着试点工作的健康进行和税费改革的成效。据调查,主要存在以下五大现象:
  一是在确定减负比例上存在“倒算账”现象。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但有些地方打着确保基层政权运转的旗号,在确定减负比例上采取了“倒算账”的办法,不是根据土地、常产、价格和税率实事求是地确定应征数额,而是先根据乡镇财政缺口和上级规定的减负比例再确定农民减负的比例,致使出现一些常产高于实产、定价高于市价的现象;有的地方为了不超出上级规定的减负比例,竟然采取征收公益金的办法来调节,引起农民的不满。从全国20个试点省份的减负比例看,平均减负40%,但差距较大,高的达63%,人均负担仅36元;低的才24%,人均负担达200多元,有的竟高达389元,虽然从减负比例看有所减轻,但农民负担的绝对额仍然很重。
  二是在收取公益金上存在“推平头”现象。为均衡减负,中央规定对“不承包土地并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农民”,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乡村公益事业金。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出现了扩大化和“推平头”现象,有不少地方规定“土地少于当地人均水平的”要交公益金,致使本来土地就少因而收入也少的农民雪上加霜;还有的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和从事养殖活动的也征收公益金,扩大了公益金征收的范围,增加了农民负担,不符合中央的精神。
  三是在“两工”使用上仍然存在“以资代劳”现象。中央曾三令五申,禁止强行以资代劳,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明确规定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农田、水利、道路等基本建设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但是由于机械施工要求和农民意见的不一致,在实际执行中很难操作,普遍存在变相以资代劳现象,成为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难点。
  四是在减免政策上存在不到位现象。去年部分省市发生旱情,粮食减产,农民减收,但是减收并没有减负。中央明确规定了自然灾害减免和社会减免政策。但从检查情况看,一些有明确硬性规定的社会减免政策执行较好,而一些有弹性的政策如自然灾害减免等政策普遍落实不够。尤其是贫困户减免政策存在不到位现象,这是引发农民负担恶性案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在特产税征收上出现“逼农致富”现象。由于税费改革取消了一切乱收费和集资,只保留了两税及附加,堵住了乱收费的口子,有的地方又打起了特产税的主意。为增加特产税收入,打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旗号,强行命令农民种植特产作物,有的甚至违背农民意愿强行铲掉庄稼建大棚,有的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搞千头牛、万亩园、产业村、特产乡等观光农业和形象工程,导致农民卖粮难、卖菜难、卖猪难等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以上问题和原因,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从调查来看,不少乡镇财政入不敷出,发不出工资。僧多粥少,势必向农民碗里伸勺子,这是导致农民负担屡禁不止的一个根本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农民负担早晚要反弹。减负关键是减人,这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措施。要进一步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大力压缩乡镇领导职数和干部人数,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指挥生产、催收催种,转移到政府引导、搞好服务上来,彻底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真正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
  二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特产税,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为保障粮食安全、限制经济作物的扩大而设的税种,已经不适应目前粮食过剩形势的需要,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而且影响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且在实际执行中很难操作和容易走样,很难据实征收,很容易出现重复征收、平摊特产税和逼农致富的现象。
  三是取消乡村公益事业金。征收乡村公益事业金,不但容易出现推平头的现象,增加种地少的农民负担,而且向不承包土地进城经商的农民征收也不合理。减少农民是农民致富的必由之路。进城经商的农民已经为国家缴纳了工商税收,再向他们重复征收公益事业金,不但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四是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减轻农民负担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是基础,改革是关键,监督是保障,只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减负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保障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