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3682号提案复文

2016-02-28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682号(医疗体育类421号)提案答复的函


    詹思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城乡一体化就医机制,实现全民无差别化就医待遇的提案”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彻底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增加必要的医疗投入,完善救助体系
    (一)完善医疗救助体系。近年来,为解决贫困人群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问题,有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80元,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70%和75%。二是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2012年启动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对患大病城乡参保居民经基本医保补偿后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补偿。目前,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覆盖7亿人口。三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是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医改的重大制度安排,对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发挥着托底性作用。医疗救助于2003年开始推行,2008年实现全面建立。这项制度主要采取两种救助方式,一种是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或者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另一种是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对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自负费用给予补助。2014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41亿元,全国实施医疗救助1.02亿人次,其中直接救助2037万人次,资助参保参合8175万人。四是鼓励开展社会慈善救助,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社会团体开展了针对贫困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等部分病种的重大疾病慈善救助,相关部门也通过彩票公益金对救助项目予以资助。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保障水平,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不断加大政府对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进一步提高包括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在内的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二)关于扩大基本医保用药和诊疗范围。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是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建设的,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主体层次,要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目前由于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不高,基金只能用于支付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条件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暂不具备将所有药品和诊疗项目均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条件和能力。为此,国家通过制定药品目录明确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并用排除法对诊疗项目作出规定。对于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其他费用,可以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和社会慈善捐助等方式解决。同时,为加强用药管理,减轻参保人员负担,各地医保和新农合管理部门还通过多种手段控制医疗机构使用目录外的药品,切实保障参保参合人员利益。
    二、关于建立城乡一体化就医机制,实现全民无差别化就医待遇
    (一)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各级政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2009—2014年共安排中央投资785.7亿元,支持了全国3033所县级医院、2万所乡镇卫生院、3.8万套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243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9万所村卫生室建设。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每个村都有村卫生室,每个乡都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标准化的县医院。为加强各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包括市县医院在内的公立医院的补助力度。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改革试点;重点支持县市级公立医院、儿童医院或儿科、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等基本建设、设备购置、远程会诊系统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捷性得到有效保障。
    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未来五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行了全面规划,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结合正在研究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和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等工作,继续加大对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设备配置,落实财政支持公立医院的各项补助政策,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同时,还将继续落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措施,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建立公益性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二)关于省、地、县三级医院组成集团,推进多层次医疗业务协同。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分级诊疗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江苏省镇江市、北京市朝阳区等地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在形成人才统一管理、促进基层能力提升和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作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还有一些地区通过组建医疗集团、委托经营管理等模式,探索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的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农村地区县乡一体化管理也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在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探索构建包括医疗联合体在内的各种分工协作模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引导开展有序竞争。下一步,我们将在积极探索省市县、乡镇和村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完善分级诊疗模式等方面充分借鉴您的意见与建议。
    (三)关于医疗卫生人才下基层服务。国家高度重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尤其是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培养及其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等方式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国家已经投入33亿元大力推进此项工作。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出台《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加快实施“5+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基层培养适用型全科医学人才。二是在全科医生培养及其特岗计划方面,为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我委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医改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在四川等4省启动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1000多名全科医生已全部到岗工作。2010—2014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人数达到1.8万人,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9.6万人。三是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方面,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卫生部等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目前共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免费培养2.7万名本科医学生。2015年5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在工作关系、职称晋升、工资分配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的激励保障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加强部门协同配合,进一步落实已有的措施,并研究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健全人才激励和使用机制,增强基层岗位的吸引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等地区的急需紧缺人才培训。实现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能发展”,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关于建立全面健康档案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力度,确保城乡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区域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从2009年起,国家免费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包括健康档案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资金全部由财政安排。2014年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0%以上。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到40元。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投入,稳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提升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效能,为居民健康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感谢您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