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以移动医疗创新为医改突破口,破解国人看病难的提案

2016-02-28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656号提案
    案   由:关于以移动医疗创新为医改突破口,破解国人看病难的提案
    主   办:卫生计生委
    会   办: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第一提案人:李 兰
    内   容:
    “看病难、看病贵”,越来越成为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关心的时代话题。
    从1949年开始,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通过几十年努力,在全国初步建立起完备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随着国家财力的日益增强,国家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大。到2011年底,基本医保制度在全国建成,覆盖人口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5%以上。据统计,中国的卫生费用目前已占当年GDP的5.1%,这虽仍低于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平均8.1%,美国的卫生支出占17%),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6.2%),但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的现实情况下,取得这样的进步实属不易。
    但值得注意的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医患纠纷现象越来越突出。这固然有医患双方本身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医疗卫生体制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政治原因。首先,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仍然不足,造成百姓的医药费用负担很大,“一场大病、拖垮全家”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次,过去探索的医改市场化、商业化方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化、公平化原则,暴露出很多问题,加剧了这一状况;三是医疗资源的集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是大城市、越是大医院,得到的医疗资源越多,医疗的公平化、均等化,难以真正实现。
    为此,打破旧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大刀阔斧地推动医改,是改革的总方向。去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重点工作任务》,在过去探索医改的经验基础上,系统提出31条具体措施,其中既有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也有方法步骤,体现了当前有关部门政策思考的深度和高度,应该说,形成了今后国家医改的总方针和具体指南。但当前的医疗改革思路对新科技、新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对席卷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大势下,移动医疗将根本改变医疗卫生领域现状的研究不够,缺乏前瞻性思维。
    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移动互联技术正深刻地改变人类既有的生活、生产和组织方式。具体到医疗行业,移动互联技术必将对传统的医疗卫生领域形成深刻改造。从美国、欧洲包括中国的移动互联医疗业者们的探索实践来看,移动医疗已经表现出来的优点和技术特点体现在五方面:
    (一)能切实推动分级诊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是历年来的医改重点,就是要打破医疗资源的地域分配不均、城乡分布不均,但过去推动实施的手段有限,实际成效不大。现在已经有中外的移动医疗技术公司,比如中国最大的医患交流平台——春雨医生,在技术上实现了用户和医生利用手机线上实时交流,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实现了医疗健康的可及性,缓解了医疗资源的地域不平衡。
    医护人员是医疗资源的核心,基于国情,他们大多分布在城市,特别是东部和发达富裕地区。有了移动医疗,偏远和医疗相对落后地区的病患,就可以通过手机登录的方式,及时获得高水平医生的建议。过去是“赤脚医生进村”,而现在通过移动医疗,医生不用进村也可以给千家万户服务。
    (三)通过给用户建立EHR(电子健康档案),建立患者电子病历,再通过大数据和云存储,可以完全实现在线预防,医生在后台实时监控病情,从而降低突发疾病的发生。
    (四)既能降低用户医疗成本,也能节省国家的巨额医疗医保支出。
    国家每年的医保费用,有70%是用在了大病和慢性病患者的急救和住院治疗上。通过实时监控、提前诊疗,既可控制病情,降低重大疾患的发生率,又节省了国家的医疗费用。
    (五)建立更友好的医患关系,有效缓解医患矛盾。
    利用移动医疗技术造福病患,已不是梦想,而是生动的现实。以北京的春雨医生为例,这家成立于2011年7月的移动医疗技术公司,迄今只有100多名员工,却已实现其平台上每日6万多的病患问题量(全国门诊量最大的是广东省中医院,每天门诊病人有5.5万名),这意味着:国家在没投入一分钱情况下,这家公司已解决全国每天6万多病人的问诊需求。
    为进一步鼓励创新,运用先进的移动互联技术,推动移动医疗创新作为医改的突破口之一,破解“看病难”这一制度难题,具体建议如下:
    1.政府应加强对移动医疗领域的宏观政策研究,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对已进入的技术公司、企业,提供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帮助探索发展经验。
    2.鼓励移动医疗企业涉足在线慢病管理,对于一些可以通则化管理、风险不大的慢性疾病,比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可探索线上治疗方案与线下处方药配送相结合的闭环医疗服务样式,为国家降低医保开支探路。
    3.继续推动医生的多点执业,探索支持医生在移动医疗机构执业。
    4.鼓励政府采购移动医疗公司的医疗服务,在公立医疗机构系统外,推动增量创新。
    5.在条件成熟时,主管部门牵头邀请各相关参与方——如地方政府、药厂、医保机构、移动医疗技术公司等,进行地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