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倡导家庭门诊医院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提案

2016-02-28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711号提案
    案   由:关于倡导家庭门诊医院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提案
    主   办:卫生计生委
    会   办:中医药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第一提案人:曹洪欣
    内   容:
    自2009年,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推行近6年,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省、市、县医院(中医院)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医疗保障基本达到全覆盖,中医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然而中西医大医院仍然是人满为患,医院病人越来越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医院医疗保健服务与不断增长的民众健康需求的矛盾还十分突出。
    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一是患者求医的趋高性,一味追求大医院,无论大病、小病都要去大医院,找名医。尽管国家对各级医院的业务范围有明确定位,并建立了有效的转诊制度。但据统计,目前我国三级医院诊治了50%—80%可以在二级医院甚至一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就可以治疗的疾病。二是医院管理薄弱,存在就诊时间长、检查过程烦琐等诸多问题,病人从到门诊→排队→购卡→候诊→就诊→候检→检查→等结果→再就诊→取药(或治疗)→离院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排队,导致在门诊平均停留时间达几小时甚至几天,而医生诊疗时间仅仅十几分钟,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三是医保政策规定住院费用报销高于门诊治疗费用报销的比例,如此规定虽然有利于一些大病、重病、急病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减轻经济负担,但是对于大部分或门诊或住院均可治疗的慢性病患者,自然选择住院治疗,导致医院床位紧张,住院难在所难免。同时,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中医药可及率显著提高,民众看病明显比以前便宜;然而在县级以上医院(中医院),住院医疗费用仍是不断攀升。
    综上所述,切实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医疗保健需求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瓶颈。根据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念,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与个体化诊疗和
    “简、便、验、廉”等优势,提高民众家庭养生防病—门诊治病防变—医院治急病、重病和大病的意识,注重家庭与门诊医疗保健,构建家庭—门诊—医院合理分工的中医医疗保健模式,对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实现不得病、少得病和晚得病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
    1.把握医改新常态,改革医保政策。改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高、门诊报销比例低导致刺激患者住院治疗的现状,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比例,鼓励患者选择家庭与门诊中医药治疗,这不仅仅有利于减少个人和国家经济负担,更有利于民众的健康与患者的病情恢复。
    2.发挥中医诊疗优势,构建医疗保健服务新模式。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作为健康服务的根本出发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中医药知识与医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认识中医药、自觉使用中医药的意识与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医疗保健体系与医疗养老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适合动态生命观的健康维护、疾病防治、养生养老新格局。完善中医、西医协同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家庭—门诊—医院中医医疗卫生保健模式。
    3.强化家庭与门诊防病治病意识,大力推进慢性病家庭或门诊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有效结合市场与公益运行机制,建立维护健康与慢性病管理信息平台,形成全民健康与慢病管理体系。完善政策机制,合理配置中医医疗保健资源,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大力发展中医家庭医生与门诊治疗服务,有效缓解县以上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中医药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