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落实医改“强基层”部署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提案

2016-02-28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410号提案
    案   由:关于落实医改“强基层”部署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提案
    主   办:卫生计生委
    会   办: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第一提案人:李 铀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镇江时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薄弱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在我们调研的一些地方,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不到15%,高级职称不到2%,人均收入相当于县级医院3/4,不到城市大医院的1/2,需要的人才招不进、留不住,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三年流失率超过40%,服务能力水平提升艰难。
    基层医疗机构这样的人力资源情况使得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难以信任,要看病不得不舍近求远,辛苦地往大医院跑。从各地普遍情况看,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仅占当地门急诊总量约20%,80%的门急诊人次都选择县及县以上医院,这也成为双向转诊推进的巨大障碍,严重制约了医改深入和民生改善。解决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切实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决不能靠盲目扩大城市医院的规模和无序扩张来解决,而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着力推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实施,为此建议:
    一、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标准化建设和持续提升工程
    按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职能和分级诊疗制度的设计要求,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要制定省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医院诊疗目录及转院指标,根据目录及近三年服务数量及预期发展,规定基层医疗机构相应的业务、行政用房面积,医、护、床位数量比例,仪器设备种类及数量等指标,实行标准化配置,并作为县级政府的考核目标。标准化建设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投入,中西部农村地区也可由中央安排专项支持资金。应以5—8年为一轮,定期修订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标准,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
    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以人才队伍为核心的业务能力建设
    建议国家出台系列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尽快改变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不高及数量不足的现状。
    (一)要从薪酬水平及工作生活待遇方面进一步加大吸引和留住医护人员到基层去服务的政策力度,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应设置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边远地区基层的专项财政补贴,让基层医护人员收入至少与县级医疗机构持平,甚至有所高于;未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在“四合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前提下,适度增加绩效发放权限,通过收入水平的提升让医护人员有职业认同感。
    (二)建立全科医师培养的政策保障机制。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培养作为医改的基础战略工程,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具体措施是在建立实施签约送培制度的同时(从基层医疗机构和应届医科毕业生中选派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完成后在基层工作一定期限),送培期间的基本工资和生活补贴由财政专项支付,不再由原单位承担。
    (三)制定服务收费标准及医保支付政策,使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开展医疗服务能获得既公开又合理的报酬,用政策保障及市场机制相结合来解决真正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地区流动的现实难题。
    三、制度建立与宣传引导并重,推动就医路径转变,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政策机制和配套的医保支付制度。各省卫计委制定省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医院诊疗目录及转院指标,落实双向转诊的实施管理制度,人社部门合理调整分级诊疗报销比例,进一步拉大差距,充分引导就医行为、遏制医疗消费虚高。
    四、加强区域各级卫生信息平台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资源互补、协同与高效运行。
    大力实施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及其他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数字化升级和医院管理同步数字化,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上下级医院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区域性集中阅片、检验外包等新型医疗服务业态,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及服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