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提案

2016-02-28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3743号提案
    案   由:关于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提案
    主   办:质检总局
    会   办:工商总局 发展改革委 知识产权局
    提案形式:专委会提案
    第一提案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 2014年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既符合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又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全球化中重要的要素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韩国经济成功转型主要就是依赖现代、三星等一批优势品牌。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大部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是典型的产品大国、品牌小国。 2014年全球企业最有价值的 100个品牌中,美国有 59个、日本有 7个、韩国有 3个,我国仅有华为入围,排在全球第 94位,而这还是我国企业品牌首次入围百强榜。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消费来看,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000美元时,就进入品牌消费时代。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 7000美元,品牌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流。从出口来看,我国传统的数量、价格竞争优势逐步弱化,亟须向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新优势转变。
    按照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品牌包含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5个要素。品牌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打造品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质量提升的过程,服务改善的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也将是我国经济由“量变”到“质变”,由大国到强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扶持作用。如 20世纪 80年代,美国设立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通过国会立法、总统颁奖,推动产品质量和品牌的提升,目前美国 90%的出口额来自品牌产品的贡献;德国政府通过质量品牌促进政策,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日本、韩国把品牌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
    为此,我们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在国家层面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具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品牌,甚至国家品牌,力争经过若干年努力早日实现中国品牌强国梦。
    一、将品牌发展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建议将品牌发展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加强国家层面对品牌发展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扎实推进品牌建设工程。
    二、组建品牌发展指导委员会
    建议由国务院协调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部门组成品牌发展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协调我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各项工作的规划设计。其下设品牌发展工作委员会,由相关部委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建立中国特色的品牌评价发布机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建议充分利用我国在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国的地位,建立品牌评价标准体系和第三方独立品牌评价制度,向全社会发布评价结果,提升我国在品牌评价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坚持品牌评价的公益性,国家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建立“科学、公正、公开、公认”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系列品牌评价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确立我国品牌价值评价的国际主导地位。
    四、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将更多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公共管理职能交由社会组织来履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反映企业品牌建设的共同诉求,为企业提供品牌推介、品牌评估和诚信评价等专业服务,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遵循“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品牌要被消费者认可”的工作方针,指导、支持企业实现由产品向品牌的转变。对企业创建品牌提供融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设立品牌发展专项基金,广泛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品牌建设;在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地理标识保护、知识产权诉讼等方面实施便利措施;加大质量检测、信息共享、产品展示、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支持,建议建立“品牌师”职业资格教育培训;政府搭台,构建完备的贸促体系;支持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国际化经营,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拥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并将其发扬光大。
    完善与品牌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议从生产、市场行为、交易规则、来源地追溯及消费者保护等各个环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品牌建设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修订《专利法》,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