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机构  |  政协文献  |  领导讲话  |  政协会议  |  提案工作  |  视察调研  |  党派团体  |  祖国统一  |  友好往来  |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大会发言

马秀红委员的发言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 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2-06-21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物质密集型加工方式正在迅速向数据密集型加工方式转变,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原本不可贸易的服务变成了可贸易的商品,国际服务外包应运而生,成为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形势下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战略选择。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异军突起,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发展,2011年承接离岸合同金额326亿美元,同比增长64.5%,成为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接包国。截至2012年4月,全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339万人,其中近70%为大学毕业生。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的现代高端服务业,支持和鼓励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将以年均30%—40%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市场需求将达到1.65万亿—1.8万亿美元,潜力十分巨大。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政治稳定、政策环境良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也应看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一是现行鼓励政策门槛高、受益面窄,认定程序复杂,政策拉动力不足;部分优惠政策明年到期,增大产业发展不确定因素,企业难以取得长期订单和高端外包合同;现行政策尚不能适应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类型、发包方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二是近年来我国人力成本增长过快,与印度等国差距迅速扩大,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中高端人才紧缺,企业育人难、留人难现象普遍。四是与服务外包产业相关的商业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失,影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高端化进程。五是企业融资难。我国金融体系以有形资产抵押获得银行贷款作为主要融资途径,服务外包企业是以人才、知识产权为资本要素的轻资产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同时也难以进入国内外上市等其他融资渠道。六是境外投资并购障碍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并购服务外包企业是我国国际服务外包规模迅速扩大,推进产业高端化的有效途径,但因国内层层审批、手续繁杂、购汇程序时间长等,不少企业丧失良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尽快制定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完善相关统计制度,并纳入国家产业统计体系。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持现有政策的连续性,将鼓励政策延长10年或不设期限。完善现有政策,扩大鼓励政策的覆盖范围,简化审批程序。集成和创新政策,提升企业承接高端服务外包业务能力和竞争力。加大金融支持、电信服务、保税监管、人才培训、大学生就业等综合性鼓励政策措施的力度。制定吸引高端人才的相关政策。将服务外包企业境外并购审批制改为登记制,简化购汇手续,鼓励企业“走出去”。

(三)将国际服务外包政策与软件及集成电路鼓励政策相互适用,并制定支持在岸服务外包政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离岸与在岸服务外包联动发展,为企业做强做大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强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适应云计算等新型服务外包模式需要,制定服务外包信息安全保护条例。

(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金支持范围,适度提高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定制培训补助金额,改进申报核准程序,提高效率,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常委会组成人员

主席

副主席

秘书长

常务委员

全体会议

常委会议

主席会议

专题协商会议

常委会学习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