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金融业在自身获得长足发展进步的同时,有效发挥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凉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截至2011年末,全州共有金融机构44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证券公司2家,保险公司1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5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金融从业人员12000人,金融业资产总额近千亿元。2011年,全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占GDP的1.9%,增长28%;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0.43个百分点。
虽然近年来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制于全州经济突出的二元化结构、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面临转型等因素影响,目前辖区内金融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亟须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一是金融体系不健全。区域内金融机构种类少、规模小、金融体系不健全,竞争实力不强,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融资方式以银行间接信贷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极少。二是金融业发展不平衡。不同机构之间在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方面不平衡,同一类机构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银行业机构在业务拓展上偏重于水电、矿冶等资源型产业企业,其他行业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不够。三是金融服务不充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三农”和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限,比如:凉山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数量多、涉众广、服务弱的问题非常突出。四是银行业改革创新不足。州内法人机构管理和竞争能力不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实力非常薄弱,亟待通过体制改革改善管理,增强实力,加快发展。同时,辖内银行业机构金融创新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五是部分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控的艰巨性。州内部分金融机构内控薄弱,违规操作普遍,案件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加快深化民族地区金融改革,增强民族地区金融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降低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金融机构的标准,健全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普遍较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竞争服务不充分,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适当降低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金融机构的标准,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到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拓展业务,不断健全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体系,实现充分合理竞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二、扩大对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授权授信权限。
目前,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授权授信权限主要集中于省分行以上,基层金融机构普遍权限较小或根本没有,许多贷款要经省分行、总行层层审批,时间较长,程序繁琐,难以满足地方企业急需资金需求,不利于基层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效率,也不利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建议有关金融机构上级行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机构的授权授信权限,以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增加少数民族地区银行业机构在大型项目融资贷款中的份额分配,或全部由本地银行业机构融资。
凉山州国家大型水电建设项目较多,而目前大型水电项目主要为银团贷款方式,大都由各金融机构总行、省分行或其他地区机构直贷,作为项目所在地金融机构,在项目对接、贷款调查管理、项目金融服务等整个过程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而在对大型建设项目对接融资上普遍缺少话语权,这不仅不利于调动项目所在地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如,2011年末,异地银行业机构在凉山州贷款余额达206亿元,如果把这部分贷款份额分配给本地机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项目所在地银行业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重点项目对接工作效率及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银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增加税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建议有关商业银行上级行在分配大型项目融资贷款份额的工作中,尽可能向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倾斜,或全部交由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发放。
四、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
目前,凉山州仅有2家上市企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仍主要依靠银行间接融资。因此,建议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工作的辅导,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少数地区企业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有效拓宽少数民族地区企业融资渠道。
五、进一步加强金融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规划的对接合作。
201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大小凉山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简称“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大力支持凉山实现跨越发展。因此,建议有关金融机构总部或特别是省级金融机构,加强与凉山州实施“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的对接合作,进一步拓宽与凉山的合作领域,加大对凉山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凉山“三农”、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资金投入,支持凉山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