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机构  |  政协文献  |  领导讲话  |  政协会议  |  提案工作  |  视察调研  |  党派团体  |  祖国统一  |  友好往来  |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大会发言

民革中央的发言
鼓励企业投资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2-06-21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看是健康良好的,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依然艰巨。处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这三大任务都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同,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核心所在,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战场,也是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抓手。实现宏观调控的整体目标,必须鼓励企业投资实体经济,切实发展好实体经济。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本国经济抵抗外部冲击能力的关键。

但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利润空间有限。发展实体经济,鼓励企业投资实体经济,应着重吸引经济社会资源增加投入,通过制定财政优扶政策、税率调整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手段,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才能不断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增强吸引力。为鼓励企业投资实体经济,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通过财税手段切实减轻实体企业成本负担,在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给投资实体经济吃下“定心丸”。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国家要通过财税手段的预调微调,准确分析和判断形势,及时适度地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减轻企业成本负担,为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实施结构性减税是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抓紧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特别要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试点范围,优化税务服务流程,切实减轻企业税负。同时财政对于节能环保产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扶持力度不能缩减;对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制定的扶持政策应该有延续性地实施,尤其是向小微企业倾斜。要加快出口退税的进度,为实体经济开辟多元化的出口市场。

二、通过各种政策扩大消费需求,从需求层面为投资实体经济不断注入新动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目前这些政策已陆续到期,建议国家持续推出刺激消费的一系列补贴政策,促进节能产品、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延续性,扩大建材下乡试点范围,降低流通成本,着力扩大内需,从需求层面提高实体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系列刺激和补贴政策将会有力促进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而为实体经济的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的物价压力仍较大,应加大结构调整和价格改革补贴支出的力度,从而尽可能保持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

三、稳定投资需求,用金融支持政策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实体经济的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已经进入了攻坚期,面临投资量大、金融支持政策不足等系列问题。既要按“十二五”规划尽快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又要保障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投入。既要发挥政府投资实体经济的主渠道作用,又要采取措施扩大民间投资进入实体经济。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稳定投资实体经济的需求尤为重要,建议改善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有效。要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投放,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一些原本国有资本经营的实体经济,如铁路、市政、能源、电信等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四、以人才为本,以科技为先,为投资实体经济提供智力保障。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最终要靠产品和产业创新。因此,要让新兴产业支撑创新型实体经济,引领实体经济稳定增长。鼓励投资实体经济,实现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有庞大的人才储备和先进的科技支撑,国家应加速培育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鼓励培育中国制造的自主知识产权,按照新型工业化思路,推动中国实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进步。推动科技创新,引导实体经济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的社会化创新体系。

常委会组成人员

主席

副主席

秘书长

常务委员

全体会议

常委会议

主席会议

专题协商会议

常委会学习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