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创业家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当前微型企业发展面临困境更突出:
一是劳动力和原辅材料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甚至不断攀升,致使企业运营成本上升;
二是资金和人才短缺,微型企业转型升级举步维艰,发展后劲不足。
支持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克服欧债危机影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创造有利于微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对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扩大就业,提高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它的发展前景与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建议:
一、微型企业应得到更多的扶持。目前我国界定原则是:企业从业人员在10—20人以下,或者年营业收入在100万—300万元(依行业不同而定)的为微型企业。微企就像初生的婴儿,需百般呵护和扶持,唯有如此,它们才能成为创业的摇篮和创新的孵化器,因此微企应比小型企业得到更多的扶持,应出台更多有利于微企的政策。
二、对微型企业免征一切税收。当前,我国财税收入主要靠大中企业,微型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其税收在财政总收入中占比不大(不到1%),征收成本却很高。免除其税收对国家的财税影响甚微,但对减轻微型企业每个个体的负担却颇大,应像2006年取消农业税一样,免征微型企业的一切税收。相应地也要免除微型企业的一切税外费。
三、对微企业的贷款给予保障。当前微企不仅向银行贷款难,大量民营资本退出实体经济转移到投资投机性领域,更加剧了微型企业融资难度。扶持微企发展,给予贷款保障必不可少。应对提升微型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金融机构给予鼓励,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帮助金融机构防患微企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同时,对微型企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除了给予贷款保障外,对这方面贷款应给予贴息扶持。
四、诚信守法的微型企业方能享受政策优惠和扶持。如按规定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按当地政府要求为企业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确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等,是享受扶持政策的必要条件。可通过建立和完善微型企业分类统计调查、监测分析等手段,确保诚信守法的微型企业得到更多扶持,并以此促进微型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诚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