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会议要闻 | 两会观察 | 委员议政 | 委员感言 | 焦点述评 | 大会即景 | 两会花絮 | 人大新闻 | 相关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会议专栏>>十届一次专题>>相关报道
让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五年工作综述
2003-02-28

 50多项专题调研、近30次重要会议、数十次重要活动、调研报告得到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温家宝等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达20次……这就是刚刚成立5年的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交出的答卷。从南水北调到防沙治沙,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到首都大气污染的防治,5年中,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与人资环委员会的工作息息相关。
  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国策,根据人民政协参政议政领域不断拓展的需要,九届全国政协自1998年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5年来,委员会全体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围绕国家高度重视、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宏观性、紧迫性和具有前瞻性的并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工作,委员会相继组织了南水北调、国际环境论坛、防沙治沙、能源发展、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及“保卫绿色———关注森林”、“保卫母亲河”等战略性课题的调研和数十次重要活动。在全国政协的推动下,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先后建立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初步形成了工
作网络。
  抓热点、找难点、盯焦点、讲真话、出实招。50多项调研题目意味着上百次的考察和上千人次的参与,几乎全国所有省份都留下了委员们的足迹,杨汝岱、李贵鲜、钱正英、赵南起等十几位副主席更是身体力行,多次带队参与考察。单是以促进南水北调工程尽快开工为目标开展的系列调研一项,5年间,委员会联合地方政协,就先后组织7次大的活动,到中、东、西线路进行实地考察;李瑞环主席亲自审阅了委员会关于南水北调的专题汇报,钱正英副主席亲自召集座谈会,听取委员会委员及有关部门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意见。辛勤的汗水和集体的智慧形成了《关于尽早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议》调研报告。《关于尽早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议》以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名义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后,受到高度重视,朱镕基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国家计委、水利部进行认真研究吸取有关建议。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对国家确定《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尽早开工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我国土地沙化严重的现状,委员会专门组成了防治土地沙化课题组,先后由赵南起、胡启立副主席带队,对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京津风沙源区开展持续性的大规模调研活动,提出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解决“五滥”,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所提建议均被党中央、国务院采纳。
  人资环委员会积极配合常委会做好主题准备工作,第6次常委会专题讨论“环境与发展”问题,委员会为此组织撰写了《关于我国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建议》专题报告,并配合专题报告组织撰写了《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及对策》、《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7个分报告。
  5年中,人资环委员会积极加强国际交往和合作,2001年9月,成功举办了“绿色与环保2001”国际论坛,充分利用国际论坛扩大影响,广泛宣传人民政协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进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介绍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巨大成就。
  委员会在报送调研报告的同时,积极加大对重要信息的上报力度。2002年下半年以来,先后就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立国家级的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计划生育等重要的专题,以政协信息专报的方式向中央反映。所反映的情况和建议,中央领导均非常重视,做出批示。
  5年来,委员会切身感受到,中央领导对调研报告和信息专报的批示越来越多了;国务院各部委、地方政府和政协主动邀请去考察的越来越多了。成绩取得的同时,更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调研课题应围绕人口、资源、环境领域中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发挥人资环委特有的优势,切实反映社情民意,使调研成果具有现实性和公益性;调研团组应注意吸收政府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以提高调研成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调研活动应重视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应积极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建言献策;应积极扩大调研成果,加强调研报告形成之后的跟踪落实工作,使之落地有声。

 



  上一页: 围绕中心为大局提高质量求实效———九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工作综述
下一页: 关注热点履行职能———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五年工作综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