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五年工作中,注意根据委员会的特点,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始终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这两项任务摆 在突出位置上,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五年内,委员会共组织专题调研21项,专项考察、参观活动18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8份,考察报告5份,并对17项法律、法规提出修改意见。 专题调研知难而进 在专题调研活动中,九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抓住改革开放中新出现的问题,抓住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开展工作。委员们注意在“真实”二字上下工夫,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讲真话,报实情,不回避敏感问题,切实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并提出了不少宏观的、有预见性的意见和建议。 2000年,社法委把“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为调研的重点。刚开始调研时不太顺利,有的地方甚至婉言拒绝。但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地重视。在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发现,城市中的贫困人口问题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大问题。经过认真研究,社法委决定把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作为2001年的一个重点课题。实践证明,无论从中央的战略部署看,还是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这个选题都是正确的。委员们在调查报告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条有操作性的建议。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重视,朱镕基总理作了详尽的批示。民政部认为,政协的调查报告对进一步做好低保工作,实现“应保尽保”目标,起了推动作用。 社会治安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02年,社法委就“当前社会治安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与全国各省(区、市)政协社法委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提出社会治安问题是诸多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综合反映的社会问题,做好社会治安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根据各地社会治安状况制定出标本兼治和打防结合的综合治理规划并付诸实施。 五年来,社法委共组织专题调研21项,还先后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我国劳动就业体制、机制问题”、“农村扶贫问题”、“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问题”、“加快我国人口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问题”、“为国企改革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问题”、“法院干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司法公正问题”、“政府机关全面推动依法行政问题”、“法律援助问题”等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社 法委重点调研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调研成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不少建议被有关地方和部门采纳,使社法委的工作切实起到了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帮助政府改进工作的作用。 积极探索推动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社法委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切实注重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以课题为纽带,加强同地方政协的合作,努力增强政协参政议政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发挥优势,推动工作。社法委五年来一直采取在年初发函,邀请各省政协社法委就委员会拟订的重点调研课题进行协同调研,在年底召开研讨会集中研讨,吸收各地的调研成果,听取各地方政协的意见,最终形成报告的做法。通过与地方政协的合作,充分集中政协社法委系统集体的智慧,加大了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注意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参政议政质量。社法委在每一项专题调研开始前,都要认真准备有关背景材料,邀请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介绍情况。此外,社法委还结合国际国内形势,通过组织报告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方式为委员学习创造条件。 三是注意发挥界别的作用,体现团结、民主的主题。社法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经常和政协有关界别保持联系,多次与妇联界共同举办座谈会、联谊会或参观考察等活动;与社会福利界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考察,组织工会界、社会福利界委员进行参观学习等。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调动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体现政协特点;有利于活跃专委会的工作,发挥政协的整体优势;同时也有利于了解相关界别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 综上所述,九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切实积极履行了人民政协的各项职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