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及办理复文选登

关于解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提案

2011-03-02


案    由:关于解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提案
提 案 者:民建中央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

  教育始终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尤其应当予以重视。由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落后于沿海和内地,导致边境地区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并且差距还在逐步扩大。这对于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都极为不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中小学校舍危房面积大、配套设施落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校采用的是泥木、土木、砖木结构,且选用的多是成本低廉的原料,有的甚至就在旧宗祠、旧寺庙里开展教学活动。云南25个边境县市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656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就有102万平方米,很多还处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带。一些小学50平方米的教室要坐80个学生,孩子们肩膀间甚至没有空隙,隐患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难以想象。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校园配套设施落后的情况,如广西边境县市有37%的学校饮用水不达标,47%的学校没有标准公共厕所,37%的学校没有围墙,场馆建设更加落后。
  2.寄宿生补助标准低,家庭负担重。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成本高,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只能采取集中办学方式。走读的学生需要每天步行数公里,甚至翻山越岭,十分辛苦;距离更远的只好选择寄宿,经济负担加重。有的家庭不忍孩子每天往返,又无力承担寄宿费用,学生因此辍学。国家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贴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年150元,初中250元,而学生每月寄宿生活费用就要几十块钱,寄宿生活补助还远远不够。贫困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学业,受教育程度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目前边境县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均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拉祜族、佤族、布朗族、怒族、独龙族等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3年左右。
  3.职业教育发展不足。职业教育对于边境地区扩大就业、发展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普遍滞后。以云南为例,25个县市的中职在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之比为0.24∶1,与国家和云南省提出的高中阶段在校生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相差较远;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只有8.14平方米,仅为国家标准的50%;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备设施紧缺,生均专用设备不足300元,生均图书不到5册,仅为国家标准的1/7和1/6。
  4.收听收看文化节目困难。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并且遭受境外冲击。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播出有限,不少地区处于广播电视覆盖盲区或发射功率较小,很多地区收听收看的是境外本民族语言节目,而能收到的我国汉语节目却听不懂。越南等邻国不断增大发射功率,使我境内部分已经实现"村村通"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也受到很大干扰,境外文化渗透、思想渗透和宗教渗透不断扩散蔓延。
  促进教育公平,必须把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放到重要位置。为此,建议:
  1.消除边境中小学校舍危房隐患。(1)考虑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基层财力的实际困难,加大中央补助比例,将其纳入扩大内需计划有关建设项目中,切实保证危房改造的资金落实,特别是D级危房需尽早排查加固。(2)在落实国务院提出建立健全所有中小学校、所有校舍的安全档案过程中,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情况进行专项统计、分析,深入普查,掌握情况,重点帮助。(3)参照企业录用残疾人减免税等方法,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发达地区民间资金捐建、修缮校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2.提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补贴。(1)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免收学生的寄宿费,设立专项资金对学校进行必要补助,避免学生因经济原因辍学。(2)提高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保证补贴标准与实际消费相匹配,中央给予一定范围转移支付。(3)保证教师工资水平稳定,通过定期对口支援等方式安排城市教师支边支教,安排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实践,提高师资力量。
  3.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根据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和劳动力整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办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实用技术教育,如先进农业耕种技术、玉石加工手艺等,或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工人等形式,让边民多掌握一些谋生的本领。
  4.丰富边境百姓公共文化生活。少数民族边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必须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边民树立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建议加大广播电视发射功率,保证边民能够收听收看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一方面加大汉语言的推广普及,一方面保证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播放。边境地区与内陆地区可建立对口联系,深入开展发达地区送书报、送教材、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边民文化生活,使少数民族人民更加热爱发扬本民族文化、拥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