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新闻中心首页 大会机构 最新报道 新闻中心公告 委员履职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委员履职

苍穹之下 我们如何共同洁净呼吸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5-03-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专家道治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

 

首要解决“体制雾霾”

 

实事求是地讲,并不是煤炭导致雾霾,而是煤炭的粗放利用才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雾霾成因,应当将分散燃烧的煤炭尽可能改为集中燃烧,提高煤炭发电的比重,特别是应当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燃煤火电机组。这些措施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但由于体制原因,落实中并不顺利。发电用煤约占煤炭消费的50%。大机组的煤耗和污染处理能力都优于小机组,大机组甚至可以达到近零排放。由此可见,不合理的体制是经济粗放发展、煤炭能源粗放利用的重要原因。

 

尽管有页岩气、可燃冰等非常规能源出现,目前煤炭仍然是最廉价、最安全的能源。基于资源禀赋的原因,未来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现在的关键不是“革煤炭的命”、“去煤化”,而是如何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议在国家层面,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曹湘洪:

 

车油路统筹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车、油、路三个方面,要理性、客观地分析成因。一方面,不能否认油品质量是造成空气中污染物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炼油企业应该加快升级步伐,向市场提供更加清洁的油品。目前,正在酝酿国六标准的制定,力争在2020年左右使汽柴油质量全面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彻底消除指标上的差异。

 

另一方面,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要在“车”和“路”上采取措施。虽然油品在全国范围内已推广国四标准,但在“车”方面却没有随之跟上。2013年中国机动车达到国四及以上标准的汽车仅占10.1%,国三标准的汽车占51.5%,国二标准的汽车占15.7%,国一标准的汽车占14.9%。其余7.8%的汽车还达不到国一标准;在道路方面,堵车时,由于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充分,这时污染物的排放要比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高6倍。面对这些情况,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需要加强“车、油、路”的统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原副所长孙建方:

 

大力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

 

治理雾霾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削减化石能源用量,重用清洁能源。建议,大力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将西部地区的风电、水电大量输往中东部地区。

 

“由于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滞后,一方面西部清洁能源大量弃用,另一方面雾霾严重的京津冀、长三角,2013年火电装机1.3亿千瓦、1.5亿千瓦,分别占全国的15%和17%,单位国土面积火电装机分别为西北地区的13倍、26倍。“十二五”以来,东中部核准在建煤电4880万千瓦。这些燃煤电厂建成后,东中部每年电煤消耗增加20%左右,空气质量继续恶化,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徐亮:

 

领导干部带头绿色出行

 

目前造成雾霾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尾气。去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停驶了近一半的机动车,蓝天白云天气明显增加。这表明,少开车对预防雾霾十分重要。

 

现在我国仍在走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刚刚富裕不久的国人热衷于买车、开车,包括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领导也是这样。这和西方国家的情形完全相反。在荷兰、芬兰、德国等欧洲国家,人们崇尚绿色环保出行,骑自行车上下班成为时尚。这些国家修建了大量自行车道,机动车主动给自行车让路。

 

如果大家也都这样做,形成“少开车、不开车”的风气,雾霾天就会少很多。在中国,领导干部的行为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只要他们带头倡导绿色出行,整个社会都会效仿。

 

百姓侃雾霾

 

北京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拉着你的手,却见不着你的脸。

 

长沙版:A:咱去卖口罩吧,定大赚!B:赚啥!谁能看见咱卖口罩!

 

郑州版: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

 

哈尔滨版:早上一拉窗帘,以为下班了。

 

以上这些流传在百姓间的段子对雾霾描述不乏加工夸张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雾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官员谈治霾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

 

让环保队伍成为一支真正的铁腕治污队伍要让环保队伍真正成为一支铁腕治

 

污、勇于担当、公正透明、作风过硬的队

 

伍。要全面清理环保系统领导干部及其

 

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开办公司承揽

 

环评项目。在未来工作计划中,首要抓的

 

是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把加强对地方

 

政府的监督,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

 

任摆在第一位。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

 

支持和动员全社会力量与环境违法行为作斗争环保部将建立微信举报平台,支持

 

和动员全社会力量与环境违法行为作斗

 

争,要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充分利用舆论

 

力量,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动员全社会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积极监督环境领域

 

及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凝聚全社

 

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直属中国

 

环境监测总站办公室副主任温香彩:

 

治霾不能搞“短平快”

 

雾霾的治理不能搞短平快,要有长期的方案措施。

 

首先,要加快政策环评制度建设,尽快修订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政策环评的法律地位,从根本上杜绝因政策失误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促进自然资源优化使用与可持续发展。中央可以先在地方试行政策环评试点工作。

 

其次,还应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策,为环境保护进一步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倡导鼓励第三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既拓宽了全社会的环境治理投入,发挥治污的规模效应,也有利于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和效果。

 

最后,每个人都是污染的产生者,也是治理污染的参与者。所以,全社会要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向环境污染宣战。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

 

环保不只是一个执法问题,仍需全社会共同参与

 

目前,环保部门的执法队伍存在人少、执法车辆少等问题,甚至没有标准的制服,这大大地影响了执法的力度。

 

但中国环境保护不仅仅只是一个执法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在新环保法出台之前,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法律严重滞后;二是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三是环保部门的监察监管能力跟不上;四是社会的广泛参与与监督力度不够。

 

新环保法出台后,这四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尤其是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大大加强了,同时,社会公益组织也可以依法提起环境诉讼,这是大大的进步。

 

结合中国国情,应发挥政府的优势,加强政府相关职能,用很多行政手段和措施推进环保事业,比如,我们可以将环保工作纳入对官员的考核体系中。

 

此外,一些市场手段,比如利用环境污染责任险分担风险、发展碳交易市场等都应该全面推动起来。

 

国家还应加强对环保事业的资金投入。根据国际经验,生态环保投入应占GDP总量的3%-3.5%,生态环境才能有明显改善,而我国只在1%-1.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