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尽快制定社会化养老国家战略规划的提案

2013-03-01


案由:关于尽快制定社会化养老国家战略规划的提案
提案人:范利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主题词:老年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高峰提前”,战略准备期太短;“未富先老”,解决问题难度巨大。而我国养老服务缺乏国家整体规划,科学管理水平不高,在社会化、职业化和产业化方面都十分薄弱,抓紧制定国家规划提早进行战略部署已迫在眉睫。
    一、“老之已至”——中国老龄化凸显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高峰提前!”——战略准备期太短。我国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用50—150年才到老龄化的过渡。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201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1.79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3.7%。现在世界上每5个老年人中有1个中国老年人。按照这一速度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那时老年人将增加到3.28亿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6%。因此,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短短不到20年。
    第二个特点“未富先老!”——解决问题难度巨大。我国是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老龄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约为1000美元(发达国家为2万美元以上),整个社会的老龄人口比重和社会适龄劳动人口的抚养负重将急剧上升,呈现出“未富先老”特点。
    二、“老缺所养”——中国养老现状存在四大薄弱
    一是养老机构社会化薄弱。中国老人99%是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的比例仅为1%。但是中国大多数家庭人口结构模式呈4∶2∶1“倒金字塔”模式。一对中青年夫妇要赡养两对老人和抚养一个子女,家庭养老功能越来越弱化,调查表明,全国当前有近70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程度的看护照料或康复服务。目前我国老年养老服务机构仅4万余家,约200万张养老床位。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我国仅达到0.9%,缺口达550多万张。即使现有的养老机构,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养老的巨大需求。
    二是养老人员职业化薄弱。社会还未把养老工作当成一种职业来对待,各类养老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化、正规化培训的人员。由于工资待遇较低,导致养老服务人员大量流失。目前全国有资质的养老护理员仅2万多,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三是养老行业产业化薄弱。目前我国养老产业需求大、供给小,产品门类少、层次低。尤其养老机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发展也相当滞后。据调查我国老年人总的服务需求满足率仅为15.9%。
    四是养老管理科学化薄弱。养老服务行业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医疗服务由卫生部门组织实施,长期照料服务则没有明确的部门组织实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与养老服务机构和行业条块分割、职责权限不明晰,缺乏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管理和监督机制。
    三、“老有所养”——尽快制定社会化养老的国家战略规划
    实现“老有所养”这一基本需求,养老社会化、专业化与市场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尽快制定整体战略规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总的建议如下。
    (一)加大养老服务社会化力度
    措施一,政府引领,整体规划。政府应加强对养老产业的研究和规划,制定养老服务产业标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优化公共财政投向,鼓励和支持多元化资本投资,及时发布产业信息,鼓励老年用品研发,完善养老保障网络,方便群众养老消费。
    措施二,民办养老,市场运作。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改变政府包办包管机制,采取民办公助的市场运作模式,尽可能多地将养老服务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性机构去办。
    措施三,打造平台,试点推广。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加强管理等措施,推进“个性化、广覆盖”社会化养老服务试点,对试点成功的养老社会组织机构进行连片辐射、连锁经营和统一管理。
    (二)加紧养老人员职业化培训
    一是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实行养老服务劳动准入制度,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二是设立养老服务员工作岗位。养老服务人员必须接受相当程度的专业训练,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包括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管理者的能力,接受心理咨询的能力和医疗护理专业的能力,在养老机构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后才能从业。
    三、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待遇。结合国家下岗再就业政策,将养老服务岗位纳入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予以支持,免费为下岗职工提供养老护理的专业培训。各级政府要确保养老服务人员的各项保险费用的及时足额缴纳。
    (三)加快养老行业产业化进程
    老年产业在国外被称为“银色产业”。老年群体是“夕阳人群”,但养老产业却是“朝阳产业”,龙头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老年用品、餐饮、医疗、房地产等产业,而且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钢材、水泥、机械、彩电等行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老年产业市场和就业空间潜力巨大,亟待政策激活和市场培育。
    (四)加强养老行业科学化管理
    养老服务管理要把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会服务资源进行有效的衔接整合,从而实现了养老服务管理的主动性,养老服务质量的可控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清晰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民政部门、卫生部门、街道办事处与养老服务机构、行业的责权利,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组织机制;社会养老服务运行管理机制和社会养老服务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