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弘扬中华多元文化特色的提案

2013-03-01


案由:关于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弘扬中华多元文化特色的提案
提案人:戴德丰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文化部办理
主题词:文化产业
    十七届六中全会阐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出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都要走特色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文化历史沉淀,地方文化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应该大力推动这些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打造地区文化精品,更好地弘扬我们国家历史悠久、丰富多元的文化精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中国的地方戏曲戏剧有三百六十种之多,但存留下来的已经不足三分之一。有京剧、昆曲、评剧、越剧、川剧、豫剧、秦腔、粤剧和黄梅戏等,每个省都至少有一种以上的地方戏曲戏剧。但不是每个都能像京剧那样成为国粹,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标签。大部分的地方戏曲戏剧,有的因长年没有发展,逐渐被人淡忘;有的盲目推向市场,为迎合受众而改良,反而破坏了原来的戏种。有的缺乏资金,留不住演员,人才出现断层,难以为继。
    由于各种原因,地方戏曲戏剧的演出和传播越来越少。加上经济不断发展,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忙于打工赚钱,或者受到西方文化快餐影响,年轻人对传统地方戏剧陌生也不感兴趣,受众群不断萎缩。表演者和受众,都面临后继无人。
    二、木偶、泥塑、刺绣、蜡染、剪纸、铁艺、竹编、景泰蓝……中国民间工艺数不胜数。上世纪中国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许多工厂倒闭,也殃及传统民间工艺。随着中国公众对传统工艺失去兴趣,转为对现代化消费品趋之若鹜,很多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民间手工艺逐渐失传。被保留下来的,大多也未能产业化,不少手工艺品藏在深闺无人识,成功打造成精品的不多。
    三、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有不少民间风俗,婚嫁的、祈福的、驱邪的、求子的、转运的,有的还与当地人的信仰密切关联。民俗有繁琐的程序、精致的道具和讲究的时辰节气,随着人员频繁交叉流动,了解和重视本地民俗的一辈人逐渐老去,新一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淡化,地方民俗文化也在走向式微和消亡。
    四、地方特色文化内外交流和推广的机制体制还不够完善。以地方戏曲戏剧为例,有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的剧目剧种,到国外推广交流的不少,国际反响很好,但在国内不同地区的交流推广反而不多,基层老百姓难有机会和条件欣赏到这些有代表性的剧目。这与内外推广的效果和收益差距有一定关系,但这种现象并不利于这些戏曲戏剧在中国本土的传播和继承。
    为此建议:
    一、推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支持中小城市和农村发展特色文化,依托大城市和城市群,规划建设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带。
    二、制定中国地方戏曲戏剧发展指导意见,采取“输血、造血”相结合方式,既保护文化遗产,又使好的地方剧团能有发展动力。鼓励并支持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推出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经典剧目,并开展非盈利性的全国巡演,重点要培育地方戏曲戏剧的年轻群众基础。
    三、健全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传统文化人才的培育。建议在艺术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戏剧专业课程,让中国地方戏曲戏剧后继有人。建议在艺术或职业类的院校适当规划开展一些与民间工艺有关的培训课程,培养新一代民间工艺接班人。对有市场潜力的工艺品,政府支持其产业化;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由政府主导,以民间工艺博物馆的形式给予保留传承。
    四、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建议国家对有传承保留价值的民俗进行调研并出版指导性的民俗文化保护名录,与旅游部门联合,对有价值的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带动旅游,同时保护民俗文化。
    五、加强内地与香港文化的双向交流与合作。继续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到香港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年青一代港人,让更多香港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文、宗教哲学,增强大家对祖国的认知和归属感,增进两地感情,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利用香港中西结合的文化特色,国际都会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及市场机制,为内地文化产业发展吸收资金和经验,走向国际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香港的历史建筑保护、社区文化设施管理等,也能为内地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六、鼓励支持利用包括民间在内的更多资本和力量,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创新发展模式。以粤港澳三地联合申遗成功的“粤剧”为例。由香港四洲集团支持赞助的广东省政协“四洲杯”粤曲演唱大赛,每年由粤港澳三地轮流举办决赛,受到三地市民、粤剧爱好者及粤剧名家欢迎。比赛由广东省政协主办、三地粤剧民间社团共同组织,热爱文化的企业家提供经费,既有一定权威性,又为粤剧爱好者参与搭建了平台。从连续举办八届的成功可见,这是一个很好模式和经验,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粤剧”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