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大会新闻

政协委员议“改革与创新”

2012-03-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委员毛蕴诗——

要使基于创新的跨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跨产业升级既可以应用于制造业之间,也可以应用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融合。同时跨产业升级还可以应用于传统制造业、新兴产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它不仅带来价值、总量的增长,而且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郑楚光——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财税领域最重要的、最复杂的、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工程,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进步,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管理体制为目标,真正发挥税收管理体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巨大的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方兆本——

老百姓不仅要吃明白肉,喝放心奶,也想了解是否物有所值,价格的构成是否合理,利润去了哪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就能回答这些问题,使人们顺心消费。价格升降的非对称性,价格与价值的严重偏离就出现泡沫,这些也都应在制度设计中有所考虑。

全国政协委员欧成中——

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在国外消费支出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每年有近4000亿元的肥水要流入外人田里,对于刺激内需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数额。这些应该引起决策者的深思,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应对方式,改变消费外移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孙南申——

鉴于现实中涉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儿童权利、工人健康、建筑规划、消费者保护等事故不断发生,有必要利用目前全国人大修改民事诉讼法的时机,尽快建立解决群体利益纠纷案件的公益诉讼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王为强——

要积极落实国务院鼓励民间投资的“36条”,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与增资扩股,参与设立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真正实现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进市场配置金融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杨先明——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伴随世界经济“重新回归制造业”,如何为“中国制造”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稳定我国实体经济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刘志强——

现在的金融市场基本上还没有对民营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股市的上市规定更限制了民营企业的上市集资。但是,如果我们进行一些改造或创新的话,在资本市场融资和向银行借贷还是行得通的。

全国政协委员郑惠强——

吸引社会资本,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改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综合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既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本报记者 吴文彪 实习生倪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