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大会新闻

寻求能源安全:“开源”“节流”“走出去”

2012-03-10  来源:人民政协报

王慧峰 刘喜梅

 

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等字眼,在委员们看来显得格外严峻。

“短期内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上涨的趋势难以改变。”全国政协委员、西南石油大学原副校长陈次昌如是说。他分析说,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能源特别是石油需求量和消耗量只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未来石油进口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有专家预测,2013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或将超60%。

“这还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不必恐慌。”在陈次昌看来,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加快,对石油需求的增速也很快,在难以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我们要继续大力开拓好两个市场、利用好两种资源。在进口环节,特别需要注意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即从中亚、俄罗斯、缅甸、海上等多渠道进口,加大石油储备的力度。另一方面,在国内环节,国家应该加大勘探开发的投入,而企业应该深入精细开发,依靠并不断研发先进技术,努力提高现有油田的采收率。

“根据相关统计,中国页岩气储量有36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如果大规模开发页岩气,中国的天然气能源数量将会呈爆发式增长,必将能成为破解我国油气能源危机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陈勉委员说。

在陈次昌看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它将影响GDP增长速度、能源结构、能源价格、GDP产业结构,乃至耗能产业迁移。

“工业节能仍应是重中之重。”陈次昌说,“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工业节能领域这两个“不降反升”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他强调,国家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来提高能源效率,包括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和能源综合利用,从而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和淘汰落后产能,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压力。

“强劲增长的汽车产业带来的原油消耗是中国原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支撑。”陈次昌分析,我国汽车保有量上升很快,导致对石油的需求大增,“目前中国90%的新增原油需求量都来自汽车产业,汽车节能刻不容缓。”他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应在提高汽车节油水平、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引导汽车用油政策方面加强应对策略,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台鼓励“拼车”的政策。对我们每个普通百姓而言,转变观念更加重要,“节能减排不光是政府层面的事情,每个公民都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尽到自己的义务。”陈次昌说。能源安全形势严峻,尤其近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和敏感,能源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

全国工商联在向大会提交的一份名为《关于清理废止相关文件规定,改善石油行业民间资本投资环境的提案》就建议,取消对成品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只能用于进口燃料油的限制,允许在配额内自行进口并在交易市场上流通。

据陈次昌解介绍,目前,民营企业不能进口汽油和柴油,只能用一定的配额进口燃料油。另外,民营企业进口原油则必须持有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出具的“排产”证明,进口后还要将原油返销给两大集团,由其统一安排销售。陈次昌建议,发改委等部门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鼓励更多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参与石化行业,真正实现市场进入机会均等,并对其进行成本支持,保证我国能源安全。

“此外,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应当促进民营石化企业‘走出去’。”陈次昌还建议,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应该对这类企业给予特殊政策,用国家外汇储备换取低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