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大会新闻

民生,乃国之根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蒋树声

2012-03-1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计与民生总是相提并论,其代表就是“民生维系天下安危”的思想。小平同志也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今天,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更要普遍改善民生;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则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十二五”规划,更是清晰地强调了民生为重、富民优先的发展取向。

近几年,民盟中央秉承“关注民生、奔走国是”的一贯传统,以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为己任,连续进行了“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共同富裕”三项重点调研,着眼于对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共同富裕有着直接和重大作用关系的问题,从初次分配环节开始,然后延伸到二次分配层面,再扩展深入到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领域,形成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基本系列。从几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影响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的主要问题,简要地说:在社会收入分配环节是普通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和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持续下降,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分配格局失衡;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是建制理念与最终目标不够清晰,体系不完整、碎片化,公平性、规范性欠缺;在基本公共服务层面是各类服务体制之间未全面接轨,城乡、地区、人群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过大;而且,这三者之间还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比如:据估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度就达40%。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简要地说,我们认为,当前推进民生事业建设需要着重在三个层面切实下力、做好工作:

一、调整初次分配结构,推进社会收入格局的改革与完善。1.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二者并重确定为今后公共政策的基点,明确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目标。2.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将基尼系数、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等纳入指标体系。3.深化国企、户籍、就业三大体制改革,为构建长久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二、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确定战略目标,从弥补制度缺失、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不断缩小城乡、地区、群体之间的差距,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方向发展。2.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对现有制度缺陷根据新的条件和能力进行修订,逐步将各项制度统一归并,朝着基本制度一体化的方向努力。3.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社会救助、老年服务等基础性制度。

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统筹城乡发展。1.加快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其中,应把建立和完善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财政体制摆在重要位置,作为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2.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培育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发展,形成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多元化投入体系。3.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各种体制对接;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管理体制、服务机制的配套协同改革,进一步推进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会组织建设等相关制度的整合。

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因此,教育也是我们始终高度关注的参政议政主要领域之一。多年来,民盟一直呼吁应尽快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4%的目标;现在看,今年有望实现。在教育经费已经有了基本的机制保障的情况下,教育公平问题就将更加凸显。为此,民盟中央今年将以“统筹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教育公平发展”为题进行重点调研。实际上,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将我们近几年持续进行的民生事业、社会公平问题调研深入到教育领域。

为了民生这一国之根本,民盟将继续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