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议政建言

樊锦诗:几代人把敦煌文物保护作为永恒的任务

2012-03-08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 今天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举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王健林、单霁翔、尹力、樊锦诗、张和平围绕文化问题答中外记者问。

 

中国文化报记者:请问樊老师,您是如何实现敦煌文化遗产抢救性的保护和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敦煌是举世瞩目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其实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你刚才所说的数字保护和抢救性保护是保护里面的两个方面。敦煌研究院近七十年来,几代人以莫高窟为家、以保护为天职,长期把保护作为一个永恒的根本任务在做。从历程来说,应该说它经历了抢救性保护、科学保护、预防性保护和永久保护。

 

你刚才所说的数字化保护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永久保护,因为文物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刚才有人说新文物,这我也没听说过。文物都有很悠久的历史,起码有几十年到上百年了。像敦煌这样的遗产,短的有800年、长的有1600年,而且它又是非常脆弱的壁画和塑像。我们知道石头都容易风化,何况是脆弱的壁画和彩塑。我们把100年前和五六十年前的照片和现在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敦煌这么漂亮、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怎么能留下来?这是我们一直梦想的,现在有了数字技术,所以我们全国文化单位中首先提出数字保护。

 

也就是用数字技术研究怎么把文化财产完整地保护下来,成为一个敦煌宝贵财产,经过不断的探讨尤其是高保真,颜色是逼真的、形象也是逼真的,这样整幅整幅做下来,为我们留存档案,为研究利用档案,为后世永存这份信息、为人类保存这份信息。所以我们称之为永久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永久。

 

一般文物保护有不同的保护法,有的是常规保护,但是经过监测它的变化非常大,而且正在不断变化,那就危险了,这样的文物就要抢救。抢救的办法很多,莫高窟崖体1700米多长,崖体有裂缝我们就要通过加固工程。壁画用传统手段、科技手段以及好的材料黏贴回去就是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