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议政建言

吴思科委员: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 内涵广泛

2012-03-06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曾书柔) 大力推动公共外交是本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3日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上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随着我国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优势更加凸显、舞台更加广阔,并取得了交流互访活跃、多边亮点突出、调研成果丰硕、公共外交创新的显著成绩。

 

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东特使吴思科就中国公共外交阐述了他的观点。

 

吴思科说,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进行的民间外交,就是现在的公共外交。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变化,世界和中国的关系也在变化。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各方都很关注中国。如何让世界更准确了解中国,是很现实的问题。

 

比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人担心中国会耗费资源和能源,会挤占别人的市场;还有人担心中国国力变强后,会像历史上一些大国一样搞霸权主义;甚至有人鼓吹中国威胁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而且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让世界了解我们,了解中国所坚持的和平发展之路并非嘴上说说,而是我们的国策,是中国的文化、国家发展利益所决定的。

 

在此背景下,公共外交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意义。中国谋求的并非历史上的大国兴起后的对外经济掠夺和开发。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如今谁走这条路,就是死路一条。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不可能走这条路。所以我们要让别人知道,不但要成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还要成为每个中国公民的共识,让外间知晓。

 

吴思科指出,公共外交的内容很广泛。作为大国公民,每个中国人在海外的一言一行均被各方面关注。在对外交流中体现中国的政策和文化,是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吴思科认为,不要因为中国经济发展了,日子好过一点,就觉得自己了不起,摆出大款和大腕的架势,这并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人口多、底子薄,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这是每个在海外的中国人都应清晰认识到的。

 

此外,吴思科还建议要善于学习,不要流于表面。总有一些中国人出国以后,发现别人的房子没有自己的好,就以为不需要学习。这是一种浮躁,一种肤浅,需要我们予以摒弃。我们应善于观察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只有持续几十年、几代人、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真正把中国的复兴、发展做好,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环境、社会、人与人之间都能和谐发展的现代国家。

 

委员简介:

 

吴思科,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中东特使,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