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大会新闻

政协委员与记者“三农”问题“面对面”
——民革界别部分政协委员就"三农"问题接受媒体集体采访

2012-03-05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耿宽谋 张雨)4日下午,民革界别部分政协委员就“三农”问题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接受采访的委员均是民革界别里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他们分别是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冯明光、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西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院长谢德体以及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蒋平安、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全国。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凡主持采访会。

 

关键词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刘凡表示,农村文化的发展是民革下一步重点关注的领域。明年民革将加强这方面的调研与问题的反映、汇集。归根结底“把农村文化发展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适应农民们文化生活的要求。”

 

关键词二:农业科研成果与农民增收

 

冯明光举例说,浙江不是农业大省,但却是农业产值大省, 2011年按省份算浙江农民人均收入最高。如何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收入,目前两方面问题很重要: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比如,土地流转、林地林田改革、农业生产主体培育等方面都牵扯体制。二是农村金融问题。目前农信社改革没有实现广覆盖的目标,涉农小微企业融资还比较困难。冯明光认为,只有解决好了以上问题,农民增收才能落在实处。

 

关键词三: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谢德体说,农业环境污染通常称为链条污染,包括废弃物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多方面。这两年国家加大了农村环境的治理,每个村大约投入100万,主要解决农村的废水、生活污水、牲畜粪便等污染问题。目前,试点范围已经扩大,收到的效果比较明显。

 

“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张全国说,现代农业应该以低碳和节能农业为理念。国家这几年也非常重视农业可替代能源的发展。张全国以沼气为例,认为农村能源发展应坚持能源效益和环保效益“双具有”的方向。

 

关键词四:农村宅基地与土地流传

 

王红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从她的调研来看,目前宅基地制度的缺陷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对宅基地的买卖法律是没有认可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公民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所以不得转让、出租或抵押。但实际上宅基地买卖的情况却普遍存在,其中也有些引发了纠纷问题。还有如农村宅基地审批中存在以权谋私,使用中有一户多“宅”的现象,以及大量存在三层楼、五层楼等“豪华住宅”等情况。王红玲建议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晰宅基地产权,探索宅基地流转的一些办法,抑制宅基地过度浪费的冲动。

 

关键词五:粮食增产

 

夏涛认为,连续九个“一号文件”对目前粮食稳定增长和供应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但目前出现了“粮食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的不正常现象,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改善,以后谁来种粮?夏涛指出,加大农业科技是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这需要注意几方面:种田要得到实惠,实现增产又增收;对种粮主产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地方能切实把注意力转到种粮上来;农业基础薄弱、增收难度加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夯实农业基础、特别是农田水利。

 

关键词六:小产权房

 

针对记者问到目前出现小产权房“农村很愿意建、城市居民很愿意买”的现象时。谢德体表示,目前国家对小产权房的态度是明确的,小产权房只能有使用权、无所有权。如果放开小产权房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

 

集体采访会上,记者还就其他“三农”问题与委员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20多篇;向大会提交了涉农问题大会发言和提案40多篇,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其中一些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今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了涉农问题1篇大会发言和4篇提案。

 

参加集体采访的政协委员简介:

 

冯明光:民革中央常委、浙江省主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微生物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微生物学。曾担任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对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等问题非常关注。

 

王红玲:民革湖北省副主委。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湖北大学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对三农问题比较熟悉。

 

谢德体:民革重庆市副主委。西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关注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夏涛: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平安: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土壤学博士。对新疆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农村教育等有一定研究。

 

张全国: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农业工程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问题。是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