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对“六五”普法规划的提案

2012-02-24


案由:关于对“六五”普法规划的提案
提案人:洪梅香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司法部办理
主题词:司法规划
    
    今年是“五五”普法的最后一年,前期介入探索“六五”普法的思路,是普法工作部门和普法工作者必须认真思索的重要课题。如何在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挥普法工作在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增强公民法治观念中的基础作用,如何正确把握“六五”普法工作在理念、目标、职能、方式等诸方面的明确定位,如何进一步提升“六五”普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创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普法工作新格局都是我们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一、现阶段普法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方法老套、工作手段缺乏,这是一直困扰普法工作者的难题。普法工作的开拓创新、获得新突破的问题有待解决。要突破创新,既要与继承传统相结合,又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既要继承传统成果,又要跳出定式思维束缚。要完善基层司法所的法制宣传教育职能,鼓励、支持、引导社区和农村村委会建立普法服务宣传的场所。要探索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解决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的难题,使法制宣传教育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舞台。普法教育内容应实现由抽象空泛到具体实用的转变,教育内容的设计上要紧贴实际、源于生活、利民惠民,将普法工作与依法解决农民的实际法律问题结合起来,寓学法于用法之中,使群众真正学到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普法教育形式应实现由单一刻板到灵活多样的转变,既要发挥大型主题活动、社区宣传阵地等传统方式的作用,又要发挥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优势,寓教于乐,情理并重。
    二是受众面不平衡,特别是青少年、村(居)民、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外来人口的介入在推动我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区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相当部分外来流动人口未在公安部门登记注册,且居无定所。政府没有专门设立外来流动人口教育经费,使得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难度增大。
    三是农村法制教育工作还不到位。多年来在推进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级政府一直将农民的普法作为重点来全力推进,使普法教育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进。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干紧缺和政府投入不够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四是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法制教育滞后。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向城市聚集已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但是城市扩建也对失地农民带来了诸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等问题。而法制宣传教育不能快速发展的形势,使城市建设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生活保障等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二、对“六五”普法规划创新的建议
    一是“六五”普法规划要突出前瞻性。到2020年我们国家要实现小康,可以说未来十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普法工作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突出前瞻性和预见性,不仅要着眼规划制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更要考虑未来若干年(至少2011年至2015年这5年)广大公民对普法的实际需求,改变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到用时方恨少”或“法到用时宣传教育未普及”的现状。
    二是“六五”普法规划要突出民生、民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普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大政方针和奋斗目标,要求党和政府不断加强民生、民权工作。在“六五”普法规划内容的设计上务必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摆到重要位置,让广大公民能得到民生、民权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的实惠。
    三是“六五”普法规划要突出时效性。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六五”普法规划制定时一定要预先将这些内容具体安排在“六五”普法期间各年度普法的实施意见里,并在实际普法工作任务中有对这些新出台法律法规重点条文、出台背景、立法本意等内容解读的设计,只有这样,规划制定的时效性才会凸显出来。
    四是“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要突出针对性。各地、各部门出台的“六五”普法规划除了在大的方向上与全国保持一致、做到同步外,更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增加个性化的普法内容,要特别增加有关民族宗教、湿地环境保护、民族经济发展、征地拆迁、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公正司法等方面的内容。
    五是“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要突出创新性。要围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着力打造社会主义的法治化。法治文化是一个内容广泛的体系。普法教育宣传工作是法治文化的重要范畴,它的职能决不仅仅是灌输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法治活动中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精神。必须突破惯性思维,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尤其要更加注重法治文化的熏陶。要将法律法规宣传塑造成为一个让人们乐于接受的产品,这就需要在观念上有一个转变,让人们从思想的层面真正地接受它、认可它、信赖它。要突破以往宣传方式的一味说教,进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转变视角,从法律会让生活更加美好的角度进行创意,激起人们对于法律理念的新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建议:
    一、加强领导,完善普法教育领导体制。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六五”普法工作的领导,人大、政协要加强对“六五”普法工作的监督,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机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督查制度。政府行政部门要认真部署、合理安排,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六五”普法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增强合力,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工作制度。发挥好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切实做到普法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努力实现普法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和实施各部门、各行业法制宣传教育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明确目标,完善普法教育考核激励机制。“六五”普法工作要在量化考核上下工夫,要建立一个权威性的长效评估考核体系,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定期检查验收,奖惩机制。普法办每年要根据普法规划的时序进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对照评估考核办法量化打分,对各部门、各单位实行百分制考核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形成规范有序的普法教育运作方式,加大奖惩力度,发挥导向作用,激发内在动力,充分调动普法教育的积极性,力求抓出实效,推动普法教育扎实开展。
    四、加大投入,全面落实普法教育经费保障。为了保证“六五”普法规划落到实处和抓出实效,按照规划的要求,各单位必须把普法经费列入单位人员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教育培训经费中,并纳入年度预算,专款专用,为本街道、本部门、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