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筑牢村级卫生服务“网底”的提案

2012-02-24


案由:关于筑牢村级卫生服务“网底”的提案
提案人:杨维刚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卫生部会同财政部办理
主题词:农村卫生
    在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中,县是龙头,乡是枢纽,村是网底。村卫生室承担着传染病疫情报告、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村民的健康卫生教育宣传及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等工作,是在农村最基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然而现实状况堪忧,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村卫生室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员数量少。绝大部分村卫生室只有一人,集医、药、护于一身。二是学历低、职称低。大部分村医只有中专及以下学历,极少有大专、本科医学院校毕业生,村医医学知识贫乏,晋升职称困难,普遍只有乡村医生证或助理医师证。三是年龄结构偏大。村医年龄大部分在40—50岁之间,年轻大专院校毕业生都不愿意扎根农村卫生工作。
    二、行医不规范。由于村医医疗水平低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小病诊治上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常常小病大治,用贵重药,加重农民负担。无菌观念淡薄,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村卫生室虽安装了紫外线灯管消毒设备,大部分却形同虚设,村医看病打针极少穿工作服、戴口罩。输液反应发生率高。
    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不到位。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额度不大,一部分村医不愿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即使承担了也是职责不到位,敷衍了事。
    四、村卫生室的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目前村卫生室靠自收自支,养老保险没有保障,村医人心浮动,后继乏人,常有上访等现象发生,使得农村预防保健网底的构架脆弱不稳,功能弱化。
    针对村卫生室普遍存在的问题,特此建议:
    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推进村卫生室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政府加快制定中高等院校面向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全科医师的步伐。另一方面,加强在职村医的培训,使其重点掌握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及健康教育等卫生知识。
    二、加强村卫生室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将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财务、药品统一纳入到当地乡镇卫生院管理,严格规范村医医疗行为,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做到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服务质量。
    三、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充分落实村卫生室人员经费,提高村医待遇。在核定编制的前提下,完善村医社会保障制度;对村医实施经费补贴,使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建立村医养老保险制度,解除村医的后顾之忧,激发广大村医安心本职、勤奋工作,从而真正实现“疫情有人报,防病有人管,小病有人治,大病及时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