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公民教育课的提案

2012-02-24


案由: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公民教育课的提案
提案人:何星亮刘庆柱海霞蒋明麟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主题词:学校教育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责任、义务为核心内容,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高度重视。
    一、中小学加强公民教育的迫切性
    鉴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状况以及国内外形势,在中小学开设公民意识课,提升公民的国家认同和国家意识,提升公民的文明意识,淡化狭隘的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关键。
    当前,我国的公民素质不高是国内外公认的。一是表现在许多人对公民意识还不甚了解,对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认识模糊,对公民的道德和规范不太了解;二是公民责任和义务意识不强,有些人只强调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或民族利益,不考虑国家利益;三是公民遵规守法意识不强,许多公民(包括官员)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四是不少人忠于国家的信念不强,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缺乏忠于国家的信念,有些人甚至一走出国门就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五是有些人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容易轻信谣传,上当受骗。
    2.增强公民意识是淡化狭隘民族意识的基础,是强化国家认同和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现代国家不是以民族为基础,而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具有公民身份的个人为社会联系纽带。从中外历史来看,一个国家一旦建立,便开始强化共同意识和共同价值观,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中国历史上如此,外国也一样。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统一和稳定,与历代王朝在全国各民族中强化共同意识和共同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共同意识和共同价值观是凝聚一个国家的重要思想武器。在现代,共同意识和共同价值观被称为公民意识。在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里,公民意识理应超越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共同意识和价值观不复存在,新的共同意识和价值观又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狭隘的民族意识迅速增强,民族边界分得越来越清楚,严重影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如果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超越公民意识,国家就不可能长期保持稳定和统一。然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远远高于公民意识。只有增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全国公民共同意识和共同价值观,才有可能淡化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极端宗教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不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永远不可能淡化。
    3.国外敌对势力总是打“民族”牌,通过各种方式分化中国。
    国际反华势力为了削弱正在崛起的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分化中国,积极打“民族”牌,一是大力支持境外民族分裂组织;二是鼓动和支持中国部分民族地区的分裂活动;三是积极在少数民族留学生中培养代理人。淡化狭隘的民族意识,强化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意识,是防止西方反华势力渗透的基础。
    4.世界上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都很强。
    西方国家公民意识的形成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革命。世界上大多数现代国家自建立之日起便十分重视公民教育,把它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加以贯彻落实。通过公民教育,强化国家认同和树立国家与公民意识,淡化民族意识和地方意识。1790年前后美国开始在中小学开设“公民课”,并把“公民课”的目标界定为“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对美国政治制度、国家理念的理解”。到19世纪末,随着大批移民来到美国,为了使多民族的公民能够认同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统一国民的思想,加强了公民教育,教育目标就是使移民尽早“美国化”,使他们认同美国、忠于美国。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一样,公民教育课是中小学的必修课。
    5.我国在20世纪上半叶的公民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国于1913年翻译出版的《美国公民学》(上海群益书社),是最早引进的公民读本。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熊子容主编的《公民教育》,成为中国自己编写的最早的公民课教材。此后,商务印书馆在不同时期曾出版了多种公民教科书。“五四”运动之后,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学校,大多数学校都开设公民教育课,直至40年代末。据有关研究,当时的公民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多数上过公民课的学生,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较强。根据档案资料,前总理朱镕基1943年就读于湖南私立广益中学初中部时,公民课成绩为98.80分;1944年就读于湖南私立楚怡中学高中部时,公民课成绩为80分;1946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时,公民课成绩为96分。
    二、中小学开设公民课的几点意见
    中小学生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国家认同和良好的公民意识及其责任、权利、义务及较高文明素质的重要阶段。为此建议如下:
    1.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更名为“公民思想品德”课。
    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进行的,其中学校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据一些中小学教师说,目前新增公民教育课难度很大。最好是与思想品德课合二为一,增加公民意识的内容,课程名称可改为“公民思想品德”,使中小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强化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2.重新编写“公民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
    为了使多民族的公民能够认同国家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统一全国各族公民的思想意识,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各民族公民尽快“国家化”,使全国中小学生认同中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使他们成为具有公民责任、遵纪守法、公平正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合二为一,需要重新编写教材内容。据一些中小学教师反映,目前使用的《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和理想化,离学生的思想太远,使一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学未能达到教学目标。
    公民思想教育应把中华文化传统核心价值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统的核心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也是两岸统一的基础。台湾从小学开始进行“礼义廉耻”核心价值的教育,所有中小学一进校门当头四个大字就是“礼义廉耻”,教室墙壁上也是“礼义廉耻”,台湾一些知识分子认为,“礼义廉耻”是维系台湾人中国梦的基础。今后编写公民教育教材,既要谈传统的“四维”(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和伦理道德,也要谈现代的“民主、平等、公正、仁爱、和谐”等价值。传统和现代核心价值都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有些公民可能认同传统的核心价值,有些人可能认同现代的。两种核心价值并提,可以得到全国大多数公民的认同,最大限度地凝聚海内外华人。如果只有一种选择,价值认同和凝聚的功能就会削弱
    编写和开设公民教育课,不能照搬西方的课本,但有价值的方法可以借鉴。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一般都是在小学阶段,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国家标志物如国旗、国歌的认识,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初中阶段,重点放在陈述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在高中阶段,主要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经济制度、国际地位等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正面讲授法、反思探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价值澄清法。西方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生活性、参与性和判断性。
    3.把我国民族和宗教的基本常识编入《公民思想品德》教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为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基本的民族和宗教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和宗教多样性、相对性意识,树立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意识,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相互尊重各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习俗,应在公民教育课里增加民族团结和宗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