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介绍:

联系方式: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 邮编:100811
  • 电话:010-66192752
  • 传真:010-66191982
  • E-mail:yjhmsc@cppcc.gov.cn

人民政协应成为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强大力量

日期:2010-02-25

近年,网上民意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新生态。正确对待网上民意,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我国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之际,强调人民政协在汇聚和引领民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强大力量,不仅是新的历史条件对我国人民政协的要求,也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需要。

 

  一、汇聚和引领民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当代民主政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民意政治。林肯曾说过:“我们政府的基础是公共舆论,谁能够改变公共舆论,谁就能够改变政府。”[1]这里的公共舆论,就是民意。近代以后,人民主权成为世界的主流。但人民当家作主不是通过每个公民都来管理国家事务实现,而是通过民意的表达实现的。在西方,民意表达的形式主要有选举权、舆论监督权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民意的表达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2]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保障公民的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对于民意的基本概括。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3]民意表达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新生态,中国公民的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借助于网络的力量,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政治基本的表达方式和途径。由于网络所具有的迅速、公开和自由的特点,公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表达意见已经成为体现民意主要和迅速的渠道。任何问题,只要放到网络上,很快就形成一种倾向或得出一种结论。虽然有时意见差距较大,有些甚至缺乏理性,但这种表达的精神正是民主社会最可宝贵的财富。同时,现代民主法治理性的力量借助这种网络平台,能够使一些最基本的民主法治常识加以普及。在此意义上,民意表达的网络平台实际上成了现代民主法治的大学校。人们不仅通过网络的民意表达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而且通过民意表达的网络平台,有力地改造着自我,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显示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近年曝光的许多社会事件,都是首先在网上,或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介入。如2009年初的云南“躲猫猫”事件、哈尔滨警察打死学生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南京房产局长周久耕天价烟事件等等,都是借助于网络的力量。甚至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民意也相当活跃。最近几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公民积极进行“网上议政”,许多意见和建议被以各种形式带到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党中央,而政府往往也就一些重大法规和政策通过互联网广泛征求意见,实施“网上听证会”、“网上在线访谈”、“网上博客”等,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广泛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开辟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面貌。

  民意在网络上的广泛发展,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大大鼓舞了民心。2003年的“非典”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就在网上答复一位医生“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与人民网网友在强国论坛进行交流,成为该年“中国网民年”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无可争议地被评为2008年度强国论坛最佳嘉宾。同样,在近年两会的各种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每次发言时都会提到网民,并对网民提问表示感谢和关注。20092月温总理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时,专门与网友在线交流,并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而各地党政领导在网上给网民拜年,与网民对话也已蔚然成风。

  但是,也必须看到,虽然大部分网络民意,富含敏锐的民众感受,蕴含理性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但也有一些民意缺乏理性,甚至不乏辱骂、发泄的现象。同时,由于网络的即时性,任何东西一上网就可能快速地散布不实消息,可能形成网络“暴力”乃至网络上的非健康群体事件。因此,在充分肯定网络民意积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民意中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需要通过理性和正义的方式加以引领和排斥。因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中,就有一个如何汇聚民意、引导民意的问题。

  社会主义民主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所谓汇聚民意,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主动地将民意集中于某一个社会问题,或通过民意的汇聚,就某一个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进行公开讨论。相比于自发的民意表达,它更具有主动性、目的性。有的时候,可能社会对某一个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但这一问题却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主动的汇聚民意,就可以尽早对这一问题形成共识,预防在这一问题上出差错。比较典型的如200610月重庆发生“彭水诗案”,虽然当时网络上已有不少评论,但由于没有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体现“彭水诗案”的舆论监督权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以至近年常有新的“彭水诗案”发生,甚至20094月在上海还发生了“灵宝贴案”。汇聚民意还有一个积极方面,就是可以形成主流民意。民意多种多样,如果没有一个汇聚机制,就难以判断孰优孰劣,谁理性谁不理性。汇聚民意,就是通过民意的比较、鉴别、冲撞,使合理的意见成为主流意见,并使人们能够理解主流民意的合理性,抛弃不理智、不合理的偏见。所谓引导民意,就是用一种正确的舆论,通过说理的方式使大多数人接受,并改变原先不理性的,甚至错误的观点,从而起到引领社会舆论的作用。最近发生的“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杀事件,网上就曾出击过一些不理智的鼓动复仇的观点。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及其他报刊上的评论,观点鲜明地提出“不复仇”。“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我们只想说:不复仇。”“可以愤慨,可以悲恸,但如果极端分子的极端之举,被扩展为民族之间的对立、族群之间的仇恨,那才是真正的悲剧。”[4]这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引领。

  汇聚和引领民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之一。在民主法治国家,各种各样的民意都有表达的权利。但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只有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民意才是有价值的,才能被社会被国家所采纳。故汇聚和引领民意,就是要使各种各样的民意经过交流和冲撞,使错误的变成正确的,使部分正确的,变成全部正确的,使正确的变得更加完善。反之,如果一种错误的民意表达任其发展,就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错误。所谓“坏民主”就是这样一种错误的民意表达得不到遏制的表现。

 

  二、汇聚和引领民意是人民政协的应有之义

 

  我国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所谓广泛,有两个特点,一是涵盖面广,它基本包括了我国社会各个阶层、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士、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士、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二是包容性强,只要属于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人士,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香港、澳门的代表人士,都被包容在统一战线的范围内。

  人民政协的这两大特点,使人民政协和民意的表达之间存在着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联系。人民政协的涵盖性,使人民政协能够最集中、最普遍地体现和反映我国社会各个社会阶层、不同社会人群的民意。由于政协委员都是各方面、各阶层的代表人士,他们应当也完全能够成为各社会阶层、不同社会人群民意的最生动、最集中的表达。人民政协的包容性,使人民政协能够最全面、最客观地反映我国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不同价值观代表的呼声。由于政协委员代表着社会的不同界别和不同的群众,他们应当也能够及时反映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呼声。因此,人民政协反映民意不仅应当而且必须。在某种意义上,我国人民政协最大的社会价值正是因为它能够集中体现和深刻反映民意。

  不仅如此。人民政协也是我国特殊的反映民意的政治组织。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反映民意的方式有多种。各个国家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应当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社会发展的民意表达形式。反映民意的方式不同,就可能有不同的社会后果。6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证明,人民政协是我国人民创造的表达民意的合适形式之一。它已经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我国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政治协商机关。这样一种政治协商机关,不仅具有最广泛社会群体的代表性,而且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价值表达性。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政协委员,反映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显然,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民意表达方式,政协作为特殊的反映民意的政治组织,具有其他民意表达所不具有的诸多优越性。比如政协表达民意的平和性。在政协组织内,各阶层、每位政协委员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民意,不需上街,也不需要游行,表达的方式非常平和,而且表达民意的时间不受限制,如既可以在政协大会期间表达民意,也可以在平时表达民意。其次,政协表达民意具有规范性。政协委员表达民意通常用提案的形式,有关部门在收到提案后,还要及时回复,说明做和不做的理由。政协委员对于自己提案所反映的民意是否被采纳、为什么采纳或为什么没有被采纳,都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再次,政协表达民意的层次高,很多民意表达可以直接向党委和政府提出,这种优越性是其他民意表达所完全不具备的。

  我国人民政协在反映民意上的这种优越性决定了它应当成为新时期我国汇聚和引领民意的重要力量。这是我国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存在的最基本的政治价值。历史上,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发挥了巨大的政治作用。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时期,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服务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治国方略,理应在汇聚和引领民意方面发挥突出的功能。因为今天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所面临的社会主题已与解放前的统一战线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党所领导的我们社会的伟大事业是依法治国,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法治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最强音。而民主法治的基础是民意。党中央强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这样一种民意的要求。

  但是,民意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认识水平、不同的价值观等等都会产生差别极大的民意。民主法治社会要尊重民意,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民意都是合理的。一个民主和法治的社会,需要有一种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力量。所谓汇聚,就是能够将所有的民意都汇集、聚合到人民政协中来,不管是好的民意、不好的民意、有价值的民意还是无价值的民意,都能够在政协得到展示、碰撞和表现,其中一些好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民意通过人民政协的平台进入党和国家的层面,转变为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正是在这里,人民政协汇聚民意的优越性充分表现出来。没有价值或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民意虽然可以表达,但它无法进一步发展成损害社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党的主张经过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通过政协化为最广泛最普遍的民意,又能够反过来成为支持改革开放的强大民意。比如关于稳定的政策,关于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的道理,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变革时期最重要的主张。这就需要引领。不仅党的主张需要引领,而且社会生活中的有价值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民意,也需要引领,使之能够成为一种主导的民意。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一些不合理的民意,有时甚至存在一些具有敌意的“民意”,[5]也不可怕。因为,只要存在主导性民意,这种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民意就根本不可能有市场,甚至能够自我淘汰那些不健康的“民意”。因此,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汇聚和引领民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宪法的规定[6]而且是在我国民主法治的新阶段,进一步发挥政协团结民主功能应当具备的基本职责。

 

  三、人民政协更好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建议

 

  严格意义上说,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包含着汇聚和引领民意的职能。但由于种种原因,汇聚和引领民意的作用发挥不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使人民政协成为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强大力量,人民政协需要在工作制度上作一些创新。

  首先,汇聚和引领民意应主要靠理性、平等的对话实现。民意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或者是一种价值观的表现。由于每个人的立场、观点、文化背景等的影响,民意的表达肯定是不同的,有时差距甚至还会很大。要使这种差别很大的民意汇聚走向一个方面,只能靠说理的方法。靠行政命令和硬性的做法虽然可以形成“同”,但这种“同”是不牢固的,甚至是令人怀疑的。因为思想问题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解决。马克思所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同样,只有用理性才能唤起理性,只有公平才能建立起正义的社会。因此,人民政协要发挥好汇聚和引领民意的作用,成为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强大力量,首先要有一个平等的交流机制。在这种交流机制中,任何人、任何思想观点都有机会发表,并能为自己的言论申辩。而“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者不得因其意见而受干涉”。[7]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8]反过来,没有任何人有权剥夺他人表达的权利。美国19世纪黑人政治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说得好:“在政府之父那里,没有任何一种权利比言论权利更为神圣……不管一个人多么崇高,多么谦卑,多么年轻,多么衰老,一旦他迫于强力而压抑自己的诚实情感,就不可能有言论的权利。同样,倾听的权利也是不言自明的。压抑言论自由是双重的错误。它既违反了听者的权利,也违反了言者的权利。剥夺一个人的说话与倾听的权利是一种犯罪,一如强盗剥夺他人的钱财”。[9]其次,民意也好,思想也好,观点也好,是否正确,不取决于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权力和地位,而是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合理性。而思想的合理来源于碰撞。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人民政协要成为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强大力量,具有一种平等的对话机制非常重要。不仅要允许大家讲话,而且要创造条件让人们能够把理讲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

  其次,政协委员应当在汇聚和引领民意中发挥积极作用。政协汇聚和引领民意的作用靠广大政协委员的发挥。为有效地发挥人民政协汇聚和引领民意的作用,每个政协委员,都应当积极投入到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实践中去。建议各级政协把政协委员上网交流及其作用的发挥作为对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基本实践。政协委员不仅要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写提案,而且要积极投入汇聚和引领民意的工作中去。政协委员都是我国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代表人士,他们应当能够就社会生活的各种热点问题就自己所处的界别发表属于这一领域较高层次的观点和想法,众多政协委员和广大网民形成互动,民意的汇聚和引领作用就能形成。为了更好的发挥政协委员的汇聚、引领民意的作用,政协委员应当用真名并公布单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也能引导更多的人负责地、理性地发表言论。当然,为了发挥好汇聚和引领民意的作用,各级政协委员需要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特别是要具备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理论素养,否则就难以起到汇聚和引领民意的作用。从这意义上,政协推进汇聚和引领民意的作用,对广大政协委员的民主法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恰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民主法治的进步。

  (作者:华东政法大学政党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释:

  [1]转引自[美]詹姆斯·博曼著,黄相怀译:《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和民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1页。

  [2]江泽民:《199791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自《人民日报》1997922

  [3]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一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57月的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456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670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2070万台,上网用户约1030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2970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90万。

  [4]见《南方周末》200979,第一版,“编者按”。

  [5]如今年“7·5”新疆乌鲁木齐导致156人死亡,1080人受伤的严重打砸抢烧犯罪事件,就是在某些煽动性“民意”下产生的。

  [6]宪法序言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7]转引自[英]杰里弗·马歇尔著:《宪法理论》,法律出版社,2006版,第180页。

  [8]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4页。

  [9]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为波士顿的言论自由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