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介绍:

联系方式: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 邮编:100811
  • 电话:010-66192752
  • 传真:010-66191982
  • E-mail:yjhmsc@cppcc.gov.cn

改革开放与人民政协

日期:2009-05-04

卞晋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锦涛同志把这场改革开放称之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改革大开放,给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它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改变了我国城乡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生活,也直接影响和推动着人民政协的发展路向和进程,使人民政协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跃,铸就了政协历史上的第二次辉煌。30年来,人民政协至少发生了十大变化。
 
  一、及时转移工作重点,服务现代化建设成为政协工作主旋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民政协在邓小平主席直接领导下,在拨乱反正的时代大潮中走在前列,率先提出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和“三家村”两个特大冤案错案平反问题,比较早地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及时适应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变,迅速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人民政协实现工作重点转变的主要标志,是邓小平主席1979年6月在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是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奠基人,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1980年1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举办的元旦茶话会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他强调,八十年代是十分重要的年代。全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三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三大任务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三件大事,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任务。此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成为各级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二、适应社会结构变化,政协团结联合范围不断扩大
 
  30年来,我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也适应这种变化而逐步调整,团结范围不断扩大。团结和民主成为人民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
  1979年6月,邓小平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的根本变化,指出:我国工农联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我国各兄弟民族已经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的不同宗教的爱国人士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资本家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国际反霸斗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由于社会阶级状况发生这些根本性变化,我国统一战线的构成也发生重大变化,人民政协由建国初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大阶级的联盟,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关系又进一步变动,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社会阶层是: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些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人民政协积极适应我国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努力把各方面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包容性和代表性,发展成为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四大方面组成的广泛政治联盟。现在全国政协共有34个参加单位,中国所有合法政党、主要人民团体、各个界别、56个民族和5大宗教团体都有其代表人物担任政协委员。
 
  三、基本制度不断完善,人民政协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规定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将其写入国家根本大法,从法律上完成从党的基本政策到国家基本制度的飞跃。与此同时,党中央为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加强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工作,还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促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人民政协这种组织形式,集中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中党的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三大基本要素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有特色。多年来,各级政协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种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协商,表达他们的主张、诉求和愿望,为各党派之间团结合作、互相监督,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人民政协已经成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点和优势的重要平台。
    
  四、协商民主逐步推进,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积极有序拓展
 
  在我国政治体制统一大格局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基本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不渝的坚定方针。党中央强调,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见,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进行决策,由人民政府执行实施。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人民政协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优势和战略资源,积极予以开发和运用,对这条民主渠道不断拓展和完善。
  比如,对人民政协的定位进行调整,将其性质由起初的统一战线组织扩展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比如,将人民政协的职能由两项扩展为三项,即组织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比如,把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强调协商于决策之前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同时明确规定了在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的基本程序;比如,把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指出这种监督的性质是以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明确这种监督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比如,把参政议政规定为人民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要求政协注意选择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特别要了解和反映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
  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前进发展的成果。
 
  五、法律制度日益完善,政协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推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一贯要求。三十年来,有关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在国家宪法法律、中共中央文件、人民政协章程以及各种具体工作制度等各个层面逐步建立健全,为各级政协的组织发展和工作开拓,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有:
  1982年12月,我国进入新时期后首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及其重要作用。在1993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又载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内容。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等一些具体法律法规中,也对涉及政协的有关问题作了规定。
  1989年初和1995年初,中共中央先后发出通知,转发全国政协关于履行职能的有关制度规定,要求各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支持人民政协切实有效地履行职能。特别是2006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三十年来,人民政协先后五次修改政协章程,反映党中央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重大方针政策的改革与调整,体现新的重大理论观点的发展和创新,总结各级政协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规范各级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此外,各级政协关于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秘书长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协商议政的会议制度,关于提案、视察、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文史资料等各项具体的工作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并日益完善。
 
  六、组织机构不断健全,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实现经常化开展
 
  十年动乱期间,各级政协全部停止工作或被迫关闭。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协组织纷纷恢复和建立,工作机构日趋健全。根据1982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修订的政协章程规定,与人民政协履行职责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单位普遍设立了人民政协的地方委员会。同“文化大革命”前的1966年相比,全国各级政协组织由1171个发展到3164个,各级政协委员总数由10万1千多人发展到61万5千多人(2006年)。
  与此同时,各级政协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构日益健全。政协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的政治协商普遍在制度化规范化地进行,专门委员会以及各种经常性工作机构都已建立,为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文化大革命”之前,各级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进行协商。党的十三大提出要逐步使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重大问题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经常化后,人民政协的各种经常性工作日益活跃起来。现在,各级政协在继续搞好全委会和常委会会议协商的同时,闭会期间的专题协商、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提案、视察、文史资料等经常性性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各级政协都形成了多种形式并举、会上会下相结合的工作新机制,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也实现了全天候、经常化开展。
 
  七、信息化发展迅猛,科学技术对政协工作的影响和推动凸现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对于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作用,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互联网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了一片新天地,也给中国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世界、了解国事、了解民情的信息平台,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平等获取信息的渠道。信息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把不同时区、不同地方的经济社会状况同时鲜活地展示在每一个网民面前;它缩小了不同社会群体在占有信息资源方面的差别,公民的知情权在互联网及其他现代传媒面前更加平等地得以实现;它改变了我们以往新闻宣传和思想工作的一些思维定势,传统的教导灌输、逐级传达方式更多地让位于传媒引导和平等协商;它改变了我们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公民表达诉求或参与国事更加直接和便捷。所有这些,都给人民政协工作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比如,信息化使政协会议变得更加阳光透明。它把会上与会下、委员与百姓联为一体,彼此之间声气相通遥相呼应;它把委员在会上履行职责的行为直接展示于广大群众,使公众对公权的监督更加方便可行;它把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直接带进了会场,使公民表达诉求和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
   比如,网络正日益成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了解民意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不少地方政协组织委员在网上与网民见面,直接回答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有些地方政协在网络和报刊上公开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和内容;许多委员在“两会”召开之前在网上或其它媒体上公开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地方政协开展了电视或网上议政。
   比如,科技发展导致我们传统工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地方政协会议文件实现了数字化、电脑化,一些地方政协机关正在尝试实行无纸化办公;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全国政协同各级地方政协、各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直通网络的建立;网上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协的常规办公方式,一些地方政协实现了文史资料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各地政协报刊先是告别了铅与火,然后又告别了纸与笔,等等。
   以上事例说明,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化的浪潮已经并且仍在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人民政协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适应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趋势,运用好科技发展的成果为我们的事业服务,同时又有效防止和遏制别有用心者利用它对我们事业进行破坏和干扰,已经成为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
 
  八、总结实践经验,人民政协理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近十几年来,有关人民政协理论的问题经历了一个被人们逐步理解、逐步认识的过程,从最初回答有没有一个政协理论的问题到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同志的重视,摆上议事日程,政协理论研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
  党中央对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从总体上、全局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和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总体要求,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贾庆林主席在一系列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理论的概念。200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5号文件,提出了一些重大的理论观点,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思想的精髓,也集中反映了十几年来各方面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
  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个别分散到有组织地开展,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的成就。包括:成立了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并举行了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许多地方政协也已经或正在筹备成立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初步形成一支包括政协内部和外部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政协理论研究队伍;研究的领域在扩大,研究的内容在深化,研究的方法在完善;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推动政协事业发展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社会各方面认同和参与的广泛程度有很大提高;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和关心,载入了中央文件,加大了宣传力度。随着人民政协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理论对政协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必将更加有效地显现出来。
 
   九、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促进祖国统一成为政协工作新的课题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主席在全国政协举行的大型座谈会上指出,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问题已提到具体日程上来了。6月,他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人民政协应当积极开展工作,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从此,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积极开展促进祖国统一活动,就成为新时期政协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不久,邓小平同志再次深刻指出,现在最大的统一战线问题,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他还指出,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
  近30年来,人民政协一直坚持以多种形式开展促进祖国统一活动,在台湾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以及保持回归后的稳定繁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积极宣传贯彻有关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国政府和人民对香港、澳门与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就有关问题发表声明,表达中国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严正立场,希望台湾国民党当局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提出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就有关港、澳、台工作的许多问题,调查研究,协商讨论,提出许多重要的意见建议;广泛开展联谊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结交和团结了大量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积极参与有关工作,为香港和澳门地区政权顺利交接、保持稳定繁荣作出贡献,等等。
 
十、拓展对外交往,人民政协在开放中走出国门
 
  1979年6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民政协“要积极开展人民外交活动,加强同国际朋友的友好往来,为发展国际反侵略扩张的统一战线作出自己的努力。”1984年12月,邓颖超同志又提出,政协的外事工作不要只限于对口组织,可灵活多样地开展工作,要把这个工作发展一下。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在历届政协主席和政协委员的积极推动下,人民政协积极加强同世界各国议会、政府、有关组织、社会团体和著名人士的联系,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了既对官方又对民间的外交活动。人民政协的对外友好交往,已经成为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主要形式有:1.走出去、请进来,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其中包括领导人的高层互访,也包括专门委员会和有关人士的对外交往。2.配合我国对外斗争发表宣言或声明。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国势力干涉我国内政,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表达我国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严正立场和主张。3.举办和参加国际会议。包括有重点、有选择地派出一些代表性人士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活动,加强对外友好合作和交流等。4.成立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以非政府组织形式主动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积极开展民间外交。5.就我国对外工作的一些政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协商,积极提出意见建议。
  目前,全国政协已同122个国家的213个机构、组织和12个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
  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改革开放给政协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党的十七大对我们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做出了宏伟的战略部署。可以预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人民政协将继续保持它的生机与活力,与时俱进地发生一些有利于凝聚各界力量、发扬协商民主的带有时代特点的新变化。比如,政协的组织构成将更加多样化,其包容性和代表性将进一步扩大;政协工作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并最终将纳入法制轨道;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人民政协工作内容将更加丰富,工作范围将更加拓宽,它的智力优势和政治优势将同时得到更好的发挥,等等。我们坚信,新的时代、新的任务,必将给人民政协赋予新的使命,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人民政协必将适应新的形势,取得新的进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责编:樊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