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关于构建国家信访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提案
提 案 者:致公党中央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国家信访局研究办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随之凸显出来。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和谐稳定的"晴雨表"。然而目前,群众信访的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热点问题。
一、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情况与问题1.具有信访职能的部门各自为阵、形成信息孤岛。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国各级公、检、法、人大、政协、信访局、纪检委、政法委等单位均负有接访群众的职能和义务,当信访案件需要几个部门协同处理或者是当事人多头信访时,由于各信访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形成信访案件多头管或谁都不管,或各个部门答复不一致现象,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解,导致更多的上访、越级上访等不和谐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各单位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却仍然无法解决群众上访的突出问题。信访各职能部门继续沿用多年来各自为阵的处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2.上级信访部门对基层情况了解的渠道缺失。当前我国信访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倒金字塔模式,群众不信任当地政府,认为自己的问题只有到中央才能得以解决,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群众涌向上级信访部门寻求帮助。然而,上级部门很难对地方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只能找到地方政府了解情况,在这样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信息滞后或不准确、不真实的现象。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央政法机关派驻专员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是相对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这样又必将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3.群众无序上访问题严重。部分基层干部不能正确对待群众信访的问题。对待群众的困难和问题,缺乏过细和耐心的思想工作,而是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使一些可以在基层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酿成越级上访、重复上访;一些群众担心在基层上访和信访领导难以看到,更不会引起领导重视;还有人认为上访人少了不能引起重视,便纠集亲朋好友签名、成群结队上访,却最终演变成群体性事件,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客观上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披露,从1993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4.基层对信访问题认识不足。基层政府具有信访职能的各个部门对群众上访问题存在着误解,有些官员甚至认为群众上访是在"捣乱"、在"惹麻烦"。部分职能部门的个别领导担心群众上访问题传到中央会影响自己的政绩,因此对上访群众采取围堵、阻碍、拦截的对策,对地方出现的问题隐瞒不报。然而群众的问题是藏不住的,这样只会酿成"小事变大,大事爆炸"的严重后果。
二、关于构建国家信访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议面临着信访工作诸多严峻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1月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1号——《信访条例》)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国家信访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信访信息系统,并与上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在中央政法委信访工作意见指导下,珠海市在检察院专门组织人员研究和开发了《信访督办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系统》,在基层进行了多个部门横向联网、信息共享试用,并在全省部分检察机关推广应用。该系统具有视频接防和远程受理、信访信息资源共享、全程跟踪和督办、对重要情况进行预警等功能以及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优点。项目还通过省和国家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基金立项支持。实践证明,该系统对于方便群众信访,提高信访工作实效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建议由中共中央牵头,参照珠海市检察机关现有的信访督办信息系统模式,建立覆盖全国的《信访信息共享平台》,使信访变弊为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有的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成为党和政府最直接地了解民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群众基础与依据。该平台具有六大功能:(一)便于政府部门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众上访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调解;及时发现重大矛盾隐患,督办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实现"预防为主,防患未然",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二)实现具有信访职能的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互联、资源共享,有效整合信访信息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这就解决了信访答复不一致问题,也避免了信访案件多头办理和无人问津的现象。(三)实现对重复访信息的自动提醒。可以实时掌握重复访、多头访、多点访信息,掌握所有部门的信访历史情况、了解处理过程和痕迹,在突发性集体上访时能追根溯源。(四)便于各级主管领导随时查阅相关的信访信息,了解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督促工作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发现重大、复杂案件优先处理或指派专员处理,实现了"钦差大臣"无须下基层,却能够掌握最真实的情况。(五)实现远程视频接访服务。在异地面对面实时解答、调节,减少群众上访的费用,避免部门之间的推诿,提高办事效率。需要上访的群众不到北京,一样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把对群众的服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六)实现承办人和信访群众的短信互动。使信访群众及时获取信访案件的处理进程与情况,做到让上访的群众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