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用好黄瓦红墙中的文艺风华
——青岛市政协委员建言美术馆传承与发展

2022-06-20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你们看,好多年轻人在‘网红墙’这里拍照,真热闹……”6月10日,青岛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委员围绕美术馆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调研,刚一迈进美术馆大门,委员们便感受到了墙内外的鲜明对比:“大家往往忙着跟‘网红墙’合影,却忽略了墙内的风光。”

金黄色的琉璃瓦、朱红色的墙壁,白玉路牌上一个标有大学路、一个标有鱼山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具一番风味。这是青岛市美术馆外墙拐角处的景色,也是青岛著名“网红打卡地”,每天吸引着无数游客在此合影留念。然而,相对于墙外的热度,院落里中西合璧、不拘传统的建筑群和精心策划的展览反倒显得冷清。

青岛市美术馆200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均参观人次在20万左右,它特有的三进式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迥异的建筑风格汇集一身,彰显着大学路上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以及彼时公共艺术设计天马行空的自由度。越过阶梯之上中式殿宇的山门,委员们在市政协委员、美术馆馆长迟涛的介绍中探究了这座百年故园的历史文化风华,并围绕如何吸引游客、让藏品进入大众的知识体系、推进社会美育工作建言献策。

“美术作品带领观众穿越古今,在用作品以物记事、以事叙史、以史启思的同时,要讲好背后的故事。”陈小松委员建议,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让作品、藏品“活起来”,形成文创作品,打造“爆款”产品,吸引更多游客走进美术馆。

“青岛是座浪漫的城市,美是由内而外的,我认为增加文化底蕴是吸引人的关键。”山东省政协委员于晓怡建议,用作品展现国家战略,如沿黄河九省共同举办有关黄河主题的文化艺术展览,集美于青岛,以展览促进收藏,以展览促进美术、文化、历史的传承与保护,让属于青岛的独特艺术特质得以沉淀。

“我曾在这附近工作了二三十年,眼看着‘网红墙’由无人问津到人满为患。为什么成为‘网红墙’?正如于委员所说,源于文化滋养、文化底蕴。”张彤委员认为,打造“爆款”是一方面,可以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经典艺术,提高全民美育教育基础;在美术馆内为各门类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传授技艺提供条件,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美育门类,为社会注入美,让美术馆成为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入口,从内到外激发出力量,从而成为真正的“网红”美术馆。

美术馆是社会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迟涛表示,在老城区风貌保护、利用中,要始终坚持以美育人的理念,围绕美育开展各项业务工作,通过开办展览、开展文化进社区等系列美育惠民活动,多措并举,让展览“动起来”,助力加强全民美育、提升大众审美素养。

委员们相信,一场城市公共文化艺术空间新的嬗变正在这里发生,这处黄瓦红墙的院落将形成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它的功能将不断拓展、放大、衍生,在大学路上继续延展与接续一座城市理性而自由的文艺氛围……

(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陈立)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