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委员们眼中的“人才强国”

2022-06-1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把正在开展的第九期读书群主题设定为“人才强国”,积极引导委员充分交流讨论,按照“读书+履职”要求,精心策划线上讨论和线下调研,引导委员把调研中的所思所感及时整理成文,提交读书群讨论,拓宽调研的广度和深度。委员们形成的共识度较高的意见建议将转化为高质量的提案、发言和信息,报送相关部门。

 

王京清委员:复兴大业人才为本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中的“人才篇”,为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开展好本期“人才强国”读书群活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谈六点认识体会。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历来是富国兴邦之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其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而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起着首要的、能动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则促进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为宝贵的第一资源。

二、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看,中国共产党实施的七项战略中,人才强国战略是关键。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共在党章总纲中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统筹推进七项战略中,人才强国战略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

三、从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看,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必须广聚天下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国家发展依靠人才,民族振兴需要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意识,广纳人才,开发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四、从人才使用看,要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人才的良好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广聚人才不是目的,用好人才是关键。要放手使用人才,在全社会形成鼓励人才大胆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创新成功,更要宽容创新失败。要通过重点布局、梯次推进等措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标准人才高地;同时在一些中心城市建设聚集人才的战略支点,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天地和平台。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让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一个个人才事业梦的实现,促进整个中国梦的实现。

五、加快构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和政策体系,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保障。要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继续破除人才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方式,让经费为人才创造性活动服务。不断完善科技评价体制,建立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分类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

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的领导,全方位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各项工作。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需要我们广聚天下英才。我们要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加强人才培养,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培养出来、吸引进来、使用起来,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让人才全身心地投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作者系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理事长)

 

杨长风委员:在实践中培养战略人才

作为长期奋战在航天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40多年来我深深感到,是党对人才的关心培养、爱护扶持,给了我们发挥才智、服务国家的宝贵机会。对标总书记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我认为,应该围绕科研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成长路径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人才建设。下面就打造人才高地、深化制度改革、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培养战略人才谈几点思考:

1.利用区域优势先行先试,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对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科技、产业布局,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高水平人才聚集地,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业态培育,开展人才政策创新试点,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同步牵引培育一批超一流的科技领军企业,鼓励和支持人才正向流动,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生态,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

2.激发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改革科研机构人才管理制度,落实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政策,完善事业单位科研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允许自主界定高层次人才范围,增强人才“获得感”。二是改革人才评价制度,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现象,加快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坚定人才发展信心。三是改革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和保护制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合理确定成果转化中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的比例,建立健全国家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解决维权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

3.瞄准科技前沿,挖掘锻造战略科学家。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20世纪60年代,钱学森老先生科学研判航天发展趋势,向中央建议并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工程的启动和“三步走”战略,也集中体现了孙家栋院士等老一辈专家的战略思谋。老一辈科学家善于用前瞻性眼光审时度势,敏锐把握科技革命大趋势,尤其在新兴学科和前沿领域提出具有预见性、超前性、战略性甚至颠覆性的科技项目,使国家掌握应对科技变革的主动权,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我们树立了战略科学家的典范。当前,我国战略科学家还是稀缺的,应该下大力气,在各前沿领域培育科技帅才、领军人才,下大力气挖掘战略科学家,为研发高水平科研生产装备,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智力支撑。

4.实施重大战略工程,在实践中培养战略人才。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探火,这些重大战略工程都具有发现、培养、使用战略人才“磨刀石”的作用,让人才在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中摔打磨练,从而培养出具有管理、组织、指挥、实施重大战略工程能力的战略人才。“十四五”开始,多个国家战略工程陆续启动,我们应继承优良传统,深入研究利用战略工程培养战略人才的创新机制,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双突破。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张政文委员:教育是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建设人才强国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加快建成人才强国,必须把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发展使命。把教育看作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在普及、质量、公平、结构等方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落实拔尖型、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二,加快建成人才强国,必须把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应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统筹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和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特别是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落实好中央提出的“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的要求,实施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完善好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切实推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千方百计做好脱贫摘帽地区的教育帮扶,为其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教育迎来美好生活打开通道。

第三,加快建成人才强国,必须把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作为关键任务。当前,教育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任务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其落实落地。应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特点新任务,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不断探索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新路径,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情况纳入纪检监察、资金分配、巡视督导等重要内容,切实增强教师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第四,加快建成人才强国,必须把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应按照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梯次推进的全方位、立体化培训体系,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研修相结合,政治培养和业务提高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研修、项目支持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严格落实师德师风要求,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

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更离不开人才。其中青年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工作上,他们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教学、科研压力很大,不进则退、不进则走;生活上,他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收入不高,物质生活不是很宽裕。应切实改善青年人才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有用武之地,就是要把政治培养与业务提高结合起来,信任、尊重和依靠他们,给他们搭平台、压担子,为他们建功立业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无后顾之忧,就是要把严格管理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妥善解决他们在工资待遇、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高生活水平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

 

周伟江委员:事业留人还需培养“精神和情怀”

“人才强国”并不是说人才越多国家就一定强大,而是人才能够做出足够多、足够创新、且又有用、能够促进国家强大的成果,从而国家才越来越强大。

我认为针对“人才强国”,我们必须做好这些事:

一是能够发现更多真正能干事的人才。不是比哪些单位有多少博士、硕士,多少北大清华毕业生,而要看人才是否实实在在干出了什么成绩。有个电视剧里的台词说得好——“等电力机车跑成了,我亲自给你去剪彩,现场给你颁特等功!”

二是要让真人才去干真事实事。现在国家需要补上的短板还有很多,需要实实在在能干事的人去补上,科技界仍然存在“行政化”“江湖化”的一些现象,往往既浪费了资源又浪费了机会和时间。

三是为真人才干真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要“让会玩虚招的人玩得热热闹闹,不会玩虚招的人无招可玩”,而是要为真人才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心干真活。

四是留住人才,除了给予足够的待遇外,更重要的是“事业”,而“事业”又需要人才。如果人才只注重待遇,西部怎么比也很难比得过东部。记得张忠阳委员在小组讨论时曾表达过一个意思:“用待遇留住人才,何为高?还需要一种情怀,一种精神。”我非常赞同。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长远发展来考虑,除了给人才提高待遇,还要去“培养”这样的“精神和情怀”。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么多科学家从国外回到祖国,立志建设祖国,那跟待遇没有一点的关系。现在我们当然不能这么要求人才,但这种“情怀和精神”可能是解决“待遇不足”时需要增加的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究员)

 

王光谦常委:破解“人才胡焕庸线”

1935年胡焕庸先生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瑷珲-腾冲线”,即“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我国各地区高学历劳动力分布也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现象,也可称为“人才胡焕庸线”。

总体而言,我国人才计划具有水平高、竞争强、认可度高的特点,是我国人才战略的重要成就。但是,由于现行高端人才计划与各种评价指标和资源分配过度挂钩,扭曲了正确的人才价值观,导致人才逐渐向东南地区集中,已形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我国的“人才胡焕庸线”就此形成。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例,自实施30多年以来,全国有3800余位学者获得支持。2011-2020年我国“杰青”数目分布也大致以“胡焕庸线”为分界线。近十年来,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的高校分别有419人、202人、60人获得支持,但东北三省的全部高校仅有57位学者获得支持,而西藏、青海、宁夏至今无当地成长的学者获得支持。

如何解决“人才胡焕庸线”的问题?在研判了“人才胡焕庸线”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后,我认为在人才战略的部署上应体现自由竞争和国家调控双原则的平衡,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才计划上,尽快实现高端人才计划从“戴帽子”向“摆凳子”的转变。

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四个要点:

一突出“双特色”评审条件,即是否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摒弃照搬东部“高、大、上”的标准。

二“摆凳子”,设立地区“杰青”“优青”,在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5000个左右国家级特色岗位,如“西部杰青”“东北优青”等。岗位由地方按需设立,人才则由国家严格评审,并制定东西部统一的岗位待遇。

三在地方高校的特色高水平学科增加专业博士学位点,以满足地方高校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要的科学研究为导向。

四提高西部各类人才待遇,扶持本土人才成长,培养真正扎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吴德沛:

面对疫情提出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亟须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必须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应统筹考虑学科发展,绝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淡化公益性质。在编制名额、薪酬待遇等方面,应主动向紧缺学科倾斜,让紧缺人才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围绕人才培养整合优化临床科室设置,设立专门的教学门诊和教学病床,着力推进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昌德: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关键在于怎么选才、育才、用才。古代有伯乐相马的佳话。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则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仅靠伯乐来选才育才用才是不够的,根本的还是要靠好的制度机制。关键是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快构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和政策体系,切实破除人才体制机制障碍,真正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这样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使各类拔尖杰出人才不断涌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

人才强国战略的首要关键问题是观念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将人才问题置于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切实做好组织重视人才、主要领导爱惜人才。要认识到人才有优点,也有缺点,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减少和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有价,既要重视精神激励,更要重视物质激励;要因需设岗,因岗择人,因能授职,小材不可大用,大材也不可小用;要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克服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起现代人才观,才能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首席专家王黎明:

对于人才,应该分出不同类型,针对各自类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引用育留策略。特别要从整个国家的高度,统筹兼顾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切不可各地为了地方发展,都出台优惠政策去抢其他地方的人才。同时,要注重科技、技能、管理三支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科技人才的使用要根据科学技术不同发展阶段,区分重点,分别施策。比如在某些领域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就要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各种奇思怪想的人才,允许失败,持续支持,保证适当的待遇水平,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和尊重。对于应用基础研究,要选知识面宽,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用成果转化的利润给予回馈,让他们发大财,成富翁。对教育工作者,不要求科研项目,不要求论文数量,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对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工程实际问题解决思路,注重团队协作协调能力,给予他们在现场充分的决策权。

系统、全局、协调人才观,是科技发展、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我们国家强大的根本保证。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杨培君: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战略,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培养、使用、自我提升等环节,抓住教育这个根本,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营造全社会重视人才的环境。

古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果把人才比喻为橘树的话,要想让其真正成为人才并很好发挥作用,同样需要营造适合其成长的环境,否则会“水土不服”,造成人才浪费或人才流失。这个环境就是人才成长并发挥作用的土壤、阳光、空气和雨露,就是所谓宜居宜业——既能施展其才华、又能助其成长的环境,包括培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交通环境、自然环境、公共服务环境等。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殷晓静:

去年到东北地区就科技创新的有关问题进行调研。当地有关部门、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均谈到,东北地区振兴最大的制约是人才的制约,最大的短板是人才的短板。建议由中央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人才的有序流动,避免人才的恶性竞争。要制定有利于稳定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禁止“抢挖”东北地区的优秀人才,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在东北地区建功立业。这个问题对西部也存在。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所长张德清:

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先后出台了多个人才计划,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建议:一是多措并举,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统筹资源,给予优秀团队和人才稳定支持,搭建先进平台,努力解决优秀人才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致研;二是按需引进优秀人才,不盲目引进,单位之间相互竞争,统筹国家和部门的各类人计划,上下结合,引进最需要的优秀人才;三是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继续大力支持博士后制度,多给年轻人才承担国家任务的机会;四是营造创新文化,形成科学价值导向的评价体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倡导追求科学卓越的风尚,引导青年人才敢于挑战科学技术难题和卡脖子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

认识到人才问题的重要性不一定能够解决好人才问题。人才分类很重要。分类评价也很重要。如知识型、技术型等。各种评价体系都有着其合理性,同时包含不可避免的缺陷,因而要允许各种评价体系的探索和共存,科学精神就是“质疑”,开放、包容、平等,鼓励新思想和新观念,鼓励挑战和质疑。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