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凌振国委员:破立并举 推动科创人才强企

2022-05-2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去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前不久,我随同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夯实科技人才根基 加强科技人才服务”为主题,前往一家知名的中国民营企业开展自主调研。

利用政协调研协商平台,我们与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科创人才座谈交流,参观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耳闻目睹了企业科创研发的好故事、好势头、好声音,深入了解了企业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丰富实践和创新经验,听取了科创人员对企业选才聚才、用才留才等诸多急难愁盼的问题的好建议,从中获取了诸多有益启示。我结合这次自主调研,就推进企业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科创人才强企,谈点思考与建议。

切实增强对推进科创人才强企的紧迫感

通过在企业的调研,引发了我对我国企业创新科技人才和骨干人才队伍现状的思考。

第一,从总体上看,企业创新科技人才队伍数量不足,还不能很好适应国家和企业发展需求。特别是“揭榜挂帅”人才、能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骨干人才紧缺,挖人才、抢人才犹如战场抢占制高点,竞争异常激烈。

第二,从区域上看,布局不均。东部人才多、西部人才少,东南部人才多、西北部人才少,城镇人才多、农村人才少,国企人才多、民企私企人才少,地域人才悬殊,制约发展、诱导人才抢夺恶战。

第三,从结构上看,人才结构不够合理。老中青人才脱节,形不成梯次;男女人才性别差异凸显,重男轻女观念制约性大;行业人才严重不均衡、不协调、不适配;学术型人才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少;创新拔尖型人才、领军人才紧缺。

第四,从投入上看,缺乏多样性、多元式投入激励机制和倾斜政策,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创新科技研发投入整体上呈现面上“干旱”状态,支持不解渴。

第五,从氛围上看,营造爱才惜才、选才用才、留才敬才、容才护才的社会氛围和创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主体环境、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为企业基础研究人才创造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帽子”意识过浓,重头衔、重来头、重“帽子”现象突出。

第六,从引才上看,构建协同合作开放的国际引才体系,运用市场化国际化手段引才招才距中央要求和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和诸多短板。

不看不听不察不知实情。企业科创人才建设状况调研,使我更深刻认识到,党中央确定的“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决策的无比正确,企业人才事业发展的紧迫性、危机感真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加大企业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面对目前情况,笔者认为,关键要加大企业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攻坚力度,激发企业科研人员和企业主体创新活力。

一要坚持破立并举,深化企业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正确领悟、全面把握人才本质,在人才工作相关评价考核中,不以“帽子”作指标论高低、划标准、定薪酬。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二要优化科技研发奖励制度。在呼唤人才、重奖人才方面,研究超常规策略战略战术办法,采取“一芯一策”“一技一策”“一专项一战术”集中攻坚克难。贯彻落实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优化奖励结构,减少评奖频次和奖项数量,提高奖励质量与效果。完善提名规制和评审机制,压实提名和评审主体责任,严把奖励入口关,逐步形成导向鲜明、结构合理、标准规范、权威性公信力强、符合国情企情项情的科技奖励制度。

三要精准实施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强化以责任使命和突出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政策,加大对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专家人才的激励奖励力度。深化企业科研人员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完善稳定持久保障机制。高度重视研究制定有利于鼓励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的有关薪酬政策,对列入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重点科研团队实行特殊工资总额管理。对企业中涌现出的青年科学家,支持其扩大项目范围并探索出长期滚动又稳定的支持机制。

四要建立健全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才机制。要根据企业特点和国家需要,深化研究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引领、培养、使用、团结、成就工作的政策措施。企业尤其要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实行学术和产业导师制,加紧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和产业高端人才。建立企业急需人才的个性化引进机制。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奖励基金,适时资助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研领军人才和有特殊贡献的企业、部门。健全企业在海外的人才安全保护和迎纳救助工作体系,对外籍人才来企业工作、居留、永久居留、入籍要实现有机衔接,优化诸如税收、签证及居留政策,助其社保缴纳、养老、生育、孩子入托升学等服务便利化。

五要注重在企业建立弘扬科学家精神常态化工作机制。在企业建立高水平科学家精神和优良科研作风学风学习交流平台,引导科研人才坚定跟党走,深入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和科研诚信教育,并纳入科研人员和员工培养培训重要内容。

以财税优惠政策为抓手 为人才“松绑”

紧扣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要求,笔者认为,目前激发人才活力的一大抓手是财税优惠政策,要在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助企科创人才纾困政策落实力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惠企政策,但在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由于不知晓政策、申请手续比较繁杂等原因,至今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很多应该减免或补贴的项目,“你不问,管理部门不说;你不细问,管理部门不细说”。鉴于目前部分企业抗压恢复能力弱,人才流失严重等,应切实抓好政策落实,细致做好宣传解读,尤其是加强对重点企业科研创新领域的财力纾困保障。

二是围绕“积极财政政策适当靠前发力,减税降费今年力度更大”和“减税降费精准聚焦中小微企业”,在狠抓贯彻执行上下功夫。扩大部分已有政策的优惠力度,及早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举措,有效防止一些数字化“专精特新”企业高端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企业科技研发动力。

三是“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精准帮扶措施落实。更加注重关乎国家安全、国之大者、国之利器的重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企业中的人才,特别是能“揭榜挂帅”、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骨干人才和高质量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帅才大师等紧缺人才,给予重点关注关心和财税政策倾斜支持,尤其要把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政策落实到位。

四是重视企业“挖潜”。特别是国家知名大企业,一方面要带头为国分忧,加重加大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投入和人才吸纳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吃透中央精神,更加注重精准对照中央政府已给予明确的财税政策和推出的新的政策举措,把好政策、新政策和实惠政策用足用好,落到前沿科技研发一线部门、落到科技研发人才和就业创业技能人才身上心上。

(作者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