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张连起常委:坚定信心 果断应对 稳住经济基本盘

2022-05-2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今年以来,世纪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给我国经济运行造成很多困难,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三重压力”进一步加大,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面临新的挑战。但也要看到,一些困难都是短期的、暂时的,疫情对国内需求的影响是阶段性的、外在性的,必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会回归正常轨道。从全年发展来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还有不少有利条件,相信经济的韧性是经得起考验的。

总体上看,投资和消费疲弱是制约当前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主要“梗阻”,国内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微观层面,需求不足、订单不足让很多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

4月以来,许多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显著的行业十分困难。留得青山,赢得未来;雪中送炭,焕发生机。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6个方面33项政策,包括扩大减退税、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等,注重缓解市场主体的现金流量危机,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实施一揽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政策。下一步,建议进一步靠前发力、适度加力,积极谋划有利于拉抬信心的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协调联动,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后劲,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经济发展,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扩大有效投资。无论是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还是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无论是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还是补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的供给短板,我国既有巨大现实需要,也具备厚实的优势条件,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今年以来,无论是“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有力推进,还是中央财政资金加速下达,都旨在靠前发力,扩大投资;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资金较为充足。一方面大力推动重大制造业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建议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进度,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和顺利实施;把握精准有效投资导向,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和锻长板、增后劲相结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努力稳定当前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落实好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扶持措施,鼓励地方加大帮扶力度,稳住更多消费服务市场主体。扩大重点领域消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对小客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引导调整“摇号”限购的行政手段,综合运用科技、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在管好道路停车的基础上,强化居住区停车管理和单位停车管理,综合施策、“以静制动”,降低小客车使用强度。房地产行业上下游面广量大,不仅与金融信贷、税费收入等直接联系,还与家电、家具、装修、汽车等消费领域密切相关,必须因城施策、因地制宜,鼓励各城市完善政策,充分考虑到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满足群众的刚性、改善性需求。促进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既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又助力数字经济大众化发展。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向农村延伸。引导金融机构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在夯实“能消费”基础上,健全“敢消费”机制。着力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城市工薪阶层、农民工收入水平。健全消费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

充实政策“工具箱”,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疫情对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千差万别,各类企业困难程度也各不相同,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政策工具帮助所有市场主体。加快释放政策红利,确保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在上半年基本落地,确保其他各项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谋划新的政策工具,应当坚持精准直达的要求,用好结构性政策措施,有效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性地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中小企业减负纾困政策落实督查,持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把政策红利直接送到企业手中,最大程度减少政策执行中的“梗阻”,特别是取消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取消疫情防控中对稳产业链供应链不应有的限制,增强市场主体的安全感和发展信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发展,一切为零。发展不能停滞,经济不能失速!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应制定完善各类应对预案,加强政策储备,及时出台针对市场主体和居民个人的措施,让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协同并进,让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等方面政策谱好“协奏曲”、奏好“交响乐”。

中国经济过去成功的要诀就是坚定信心、果断应对,相信今年一定能走出阴霾、柳暗花明!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