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牵住制度建设“牛鼻子”——上海市政协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1-01-25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去年此时,在议些啥?

在2020年初召开的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把2020年作为市政协“制度建设年”,专门安排了对《关于加强和改进凝聚共识工作办法》《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更好履职尽责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三项制度性文件的讨论环节,并在此后举行的常委会会议上审议通过。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强调,要牵住制度建设“牛鼻子”,更加自觉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讨论环节中,胡江波委员说:“作为政协委员要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确保制度落实落地、管用见效。”

王慧敏委员建议:“强化党派特色,与政协专委会打造协同机制,以‘协’成事;强化党派政党协商与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的共振机制,以‘商’求同。”

陈海波委员提出:“引导委员有事多协商、遇事会协商、做事愿协商,在协商中找到办法、增进团结、凝聚共识。”

……

办法来了、规则定了、条例有了。今年此时,干得咋样?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10余条调研和协商议政方向被分配到了市政协各专委会,专委会纷纷搭建起了委员履职平台,不论是调研还是协商过程,求同存异见证着政协智慧。

组织委员参与立法协商,是市政协的特色履职工作。面对疫情,市人大常委会启动紧急立法,就《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草案)》征求意见,政协委员在线上密集提交意见建议104条。

全年形成以党组工作要点为统领,以协商计划、民主监督计划、议政调研计划和学习计划为配套的“1+4”制度框架和工作布局。

……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于上海政协人而言,更是于不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一年。

强化制度建设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在2020年7月举行的“以大手笔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编制好上海‘十四五’规划”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副秘书长邢邦志代表市政协上海“十四五”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调研课题组作主旨发言。

这场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背后,是各专委会16个相关专项调研、密集举办的近百场协商议政活动,600多人次政协委员的倾情参与,以及上海各党派团体、各级政协委员大量书面建言的有力支撑。

就连在沪外资企业和商界人士也被纳入听取意见建议的范围。在“我心目中的未来上海”外资企业和商界人士座谈会上,国际友人们这么说:上海应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通过监管改革推动市场开放,消除外资准入壁垒。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提升要素市场国际化水平……

站得高、想得深、议得透,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协商议政的厚重成果,也呈现出市政协“制度建设年”的显著成效。

以学为先,是筑牢思想根基的有效途径。市政协在已形成的学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持续放大制度效应,委员讲坛、小型深度学习座谈,试水线下学习新模式,既帮助委员知情明政,又促进委员自我学习、相互学习、深度学习;“政协头条”新媒体平台,集学习宣传功能为一体,线上学习更及时,方式更灵活,受到委员欢迎。

两场“初心论坛”更是上海政协人的得意之作。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始发地,在这个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论坛上,关于“初心”的探讨,尤为深刻。来自上海、嘉兴、吉安、遵义、延安等革命圣地的党史专家学者,深入挖掘研究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革命历程,阐释红色文化主脉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不少政协委员在全程聆听论坛交流讨论后,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要把革命的品格、革命的精神发扬光大,以坚毅永葆初心、以奋进诠释信念、以实干创造未来。

点面兼顾的同时,《关于加强和改进凝聚共识工作办法》还明确了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制度,提出要发挥上海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作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课题研究,深入学习研讨,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各级各类学习教育之中,贯穿于知情明政、协商议政各项履职活动之中。

放大制度效应

2020年的下半年,为了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忙”成了全国人民共有的一个“关键词”。而上海政协人,更忙——委员们忙着履职,专委会忙着搭台。

“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作为经济外向度和外贸依存度高的口岸城市,上海要对变化及早研判”“面对接下来一个时期较大概率的世界经济疲软,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而不是‘增长’上”……在头脑风暴式的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如何消化转化疫情带来的冲击,完善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畅所欲言。

“城市规划应探索构建合理、有效支撑城市更新活动的多样化配套保障机制”“秉持集约化一体化理念,突出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协调发展”……在深入街巷的实地走访中,委员们聚焦以历史和时代的眼光看待城市更新,结合城市实情科学规划提出思考。

在《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更好履职尽责工作规则》的促进下,从党政所思、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出发,把长板和优势研究透,把短板和不足寻找准,提出对策建议,成为上海各级政协委员的“第一要务”。

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学苑·画出同心圆”学习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国际态势分析”主题侃侃而谈。

“增加交流,消除对立,公共外交工作关注的正是人心。”对外友好委员会承办的“新冠疫情和公共外交”对话会,为多渠道多层次的沟通对话搭建了载体。

青浦区莲湖村千亩良田风光旖旎,市、区农业界委员和肤色各异的外籍人士一道,边参观边交流对上海乡村振兴的看法。作为创新之举的“外籍人士走进政协界别委员”活动,吸引了30多名包括驻沪领馆官员在内的外籍人士。

坚持“一委一策”、做强“一委数品”,在《专委会工作条例》的规范引领下,专委会工作品牌遍地开花。

“建立健全以政协章程为基础,以协商制度为骨干,覆盖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的制度,着力形成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关系顺畅、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是我们上海市政协的2020年工作脉络。”董云虎表示:以强化制度建设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0年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2021年力求在实施各项履职任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方面加速度前行。

记者手记

牵住“牛鼻子” 开启“大牛盘”

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出,把2020年作为市政协“制度建设年”。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强调,要牵住制度建设“牛鼻子”。

于是,我们看到,由此开始的一系列“立、改、废”举措,对各项工作制度再审视、再谋划、再完善,都是为了向着一个目标推进——彰显政协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将《关于加强和改进凝聚共识工作办法》等3项制度性文件列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重要议程,将这些制度性文件在全体会议上提交委员讨论,这一“动作”的全过程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创新之举。

在广泛听取委员意见建议中凝聚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共识,以此作为开启“制度建设年”序篇之作,推动2020年上海市政协“制度建设年”起步开局。上海市政协牵住了“牛鼻子”,也就此开启了全年政协工作的“大牛盘”。

从实践效果来看,3项制度性文件健全了加强凝聚共识的制度、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制度、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机制、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制度、专委会工作制度等,解决了制度机制与实践不匹配的问题,以实际行动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迈向深入。

(记者 顾意亮)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