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何延政委员:打破疾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

2020-10-27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传染病始终是重大威胁,甚至影响着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

在高原牧区,包虫病又被称为“虫癌”。四川省是全国包虫病流行程度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有35个流行县(市),主要分布于甘孜州和阿坝州。2016年以来,四川在藏区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探索出了“两抓四管六结合”石渠模式并加以推广。流行区人群患病率从2012年的1.08%降到2019年的0.44%,其中石渠县包虫病人群患病率从12.09%降到6.32%。虽然取得阶段性成绩,但四川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仍需坚持从源头控制包虫病流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因病返贫发生。

贫困有可能导致健康风险加大和健康状况恶化进而引发疾病,疾病又会通过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传递引发深度贫困。“疾病→贫困→疾病”是一种恶性循环,健康扶贫是斩断这一循环链条的关键。

打破疾病与贫困的恶循环,要重视预防和强化医疗救助扶持,确保贫困人口“少得病”,得病了“看得起病”;强化医疗能力提升,确保贫困人口“看得了病”;强化卫生人才培养,确保贫困人口“看得好病”;强化公共卫生保障,确保贫困人口“少生病”。

持续推进包虫病防治,进一步巩固综合防治成果,要以现患病人救治和传染源控制为重点,持续压实源头管控、强化规范查治、推进宣传教育、深化综合治理,让流行区群众从“谈虫色变”到重获健康,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彻底扭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病交加”局面,实现解民忧、缓民困、聚民心的效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