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减少撂荒田守护“米袋子”——广西南宁市政协聚焦提高土地利用率协商议政

2020-07-07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6月上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政协常委、南宁市邕宁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杜世霭在参加市政协组织的视察活动时,了解到由于种植业投入高、风险大、收益期长、种植效益低等原因,影响了农民、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对投资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出现大量耕地农田撂荒的情况后,心情有些沉重。

“加强农田保护,减少农田撂荒,守护我们的‘米袋子’!”6月30日,杜世霭在市政协召开的“减少农村耕地撂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双月协商座谈会上高声疾呼。

“农田撂荒问题若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米袋子’的安全,也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杜世霭认为,种植业效益低是农田大量撂荒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农民种田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如果种田没有效益,不足以养家,有谁愿意种?”

杜世霭还在会上给种地的农民算了一笔经济账:以种植早稻为例,每亩需要投入成本530元(不含人工费),其中种子60元、化肥130元、农药40元、机耕150元、收割150元。按亩产量800-1000斤计算,早造稻谷价格1.0元/斤(收购价0.9-1.1元/斤)计,每亩产值仅为800元,扣除成本仅剩余270元。如遇上年景不好,产量则更低。现在请人做农工,每天需要120-150元,因此,种植一亩水稻利润仅有两三百元。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风险也大,效益也不高。如今年种植西瓜、辣椒以及其他水果也出现了价格低、销售难的状况。本地西瓜收购每斤0.5元左右、辣椒1-1.5元,一些农户连投入成本都难以收回。

为提高种粮人的经济效益,杜世霭建议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和机制,把现行的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补贴直接补贴给实际种植的农户或农业企业。明确补贴对象为农田种植者,而不是承包土地的农户,保证国家补贴能够发放到真正的种粮人手中。改变之前农户无论种不种粮食,只要有承包土地就有地力补贴款的状况,从而鼓励农民、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种粮的积极性。

“耕地撂荒如不加以制止,必将影响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市政协委员、上林县农业农村局干部磨可林认为,加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能有效解决耕地撂荒难题。

“应多措并举,因地制宜,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提高群众耕种土地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市政协委员、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政府副镇长张学腾提出。

市政协委员、武鸣区农业局干部潘彩伟通过调研发现,那些撂荒田块基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耕作条件差,不适合机械化操作,产出水平低,不便土地流传。为此他认为:“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有效提升耕地产能是解决耕地撂荒的主要办法。”

“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耕地整治、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政策措施等为内容,制定撂荒整治实施意见,促进撂荒整治有效开展。”横县政协副主席韦家俊建议。

市政协主席杜伟指出,防止耕地撂荒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要求,对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推动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南宁市耕地面积撂荒逐年扩大的现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耕地撂荒问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耕地撂荒整治,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