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骆沙鸣委员: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2019-05-2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所在、是动物迁徙繁衍的重要通道、是我国湖泊连绵密集之区。换言之,大运河的开挖、畅通与兴衰,也烙下了中国历史社会长河的特殊发展轨迹。我国大运河上下2500年、横贯8省市3000多公里,伴行的5条水系沿线有2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承载着文脉、河脉、经(济)脉、史脉,各种文化在此相互吸收、互鉴、调适、融合、涵化,她承载着人们日常劳作、往来、消费、娱乐、礼仪等各种传承。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是活化千年文化资源资产,更是打造世界级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平台,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强化中华民族自信自觉与自强,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向心力、凝聚力的战略选择。

今年中办、国办联合发布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做好了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的顶层设计,但是当前仍存在许多短板,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压力巨大、对其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足:文化传承利用质量不高;大运河文化带各段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合作机制亟待加强;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狭小;缺乏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統一品牌等。为此,对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参考《长城保护条例》等条文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将分散的、较低管理层次的行政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我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奠定永续发展的法治基础与根本遵循。同时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与旅游部等联合制定大运河带建设总体规划。

二是由国家文物局联合有关部委和高校,并邀请考古学家、水利专家、经济学家、文化学者等,通过文件检索整理和实地调研以及遥感技术、无人机应用等,建立三维数字图像的大运河数据库和网上数字化大运河文化带,以及大运河遗产数字管理平台与监测预警平台。启动大运河文化资源普查与数字化工程,建立权威性、动态性大数据库和供研究使用的相关数学模型,线上线下广泛征集大运河故事,全方位挖掘解读大运河文化。

三是探索建立大运河文化带生态保护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利民为上,让大运河沿线民众共享生态环境这个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完善大运河河长制,研究和不断完善大运河文化带生态走廊建设的政策体系,每年发布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发展白皮书,召开大运河文化带高峰论坛和大运河文化带电影节。

四是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共同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进一步挖掘大运河的世遗价值和文化旅游效应。选择部分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重点河段、重点城市、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培高一批创意性强、辐射力大在大运河沿线可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企业,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区域整体文化繁荣。建立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民俗博物馆,开发大运河文化带APP及微信公众号等,构建融入中华根脉意识的公益性大运河文化统一标识的宣传推介体系。

五是推动大运河与京津翼协同发展、大运河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发展、大运河与雄安新区等共同发展,不但使我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互联互通,也使世界运河城市之间互鉴共享。国家要加快支持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工作,尤其是恢夏20世纪依旧可通航的白洋淀、大清河与天津水运航线和治理相关水体的污染等,打造成为大运文化带生态走廊,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六是邀请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华人学者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学术研究工作,共同提炼和弘扬我国大运河文化核心价值观,如:共享普惠、兼容并蓄、利民和合、利国一统。发挥全国政协新型智库作用,总结借鉴美国伊利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等国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传承好千年大运河文脉的活态文化遗产,加强大运河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大运河的商贸文化、建筑文化、区域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类别的运河性的社会文化大拼盘。以大运河文化品牌重构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标志性文化,彰显运河特色风貌,延续运河历史文脉,使当地民众标志性文化在逆向重构中产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自信。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