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工作

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民主党派中央关注生态环境改善

2019-04-0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出“绿色治理”的铿锵之音,陆续出台多项具体改革方案,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然而,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环境承载压力依然很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今年全国两会上,各民主党派中央纷纷递交提案和大会发言,围绕大气、水、土壤等方面污染防治问题建言献策,为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蔚蓝的天,清澈的水,干净的空气,肥沃的土壤……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挑战和责任。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能以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出“绿色治理”的铿锵之音,陆续出台多项具体改革方案,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党的十九大就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专门组建了生态环境部,并召开改革开放以来规格最高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这一个个振奋人心的举动,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然而,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环境承载压力依然很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今年全国两会上,各民主党派中央纷纷递交提案和大会发言,围绕大气、水、土壤等方面污染防治问题建言献策,为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打赢蓝天保卫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当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

自2013年9月“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从中央到地方的“铁腕治霾”,已经让人看到了显著的成果。不过,大气污染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解决也不是一夜之间的事。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末端治理减排空间越来越有限。突出问题有:环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低、‘散乱污’企业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与布局亟待调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需进一步提高。”这是民建中央在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为了给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助力,民建中央围绕这一课题分别赴长三角的上海市、珠三角的广东省、京津冀的北京市进行调研,与这些省市及相关地市政府部门、监测站及有关企业进行座谈,并实地考察有关企业、单位、机构,在调研报告基础上形成了提案。

虽然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重经济、轻环保的惯性思维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民建中央建议抓紧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把打赢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措施进行分解、落实、细化,严格考核督察,严肃问责追责。同时,进一步推广各省份制定生态环保责任清单的成功做法,明确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确保各部门分工协作、协调联动。

大气污染的背后,是能源结构的缺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是一种比较“脏”的能源,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当前,能源转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7年,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4%。从趋势看,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民盟中央了解到,我国化石能源已探明储量“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明显,他们建议充分考虑现实情况,防止能源结构调整“硬着陆”带来的不稳定性。

民盟中央建议,能源结构调整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在逐步抑制煤炭过度消费、推动天然气等新能源发展、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多管齐下,既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要化解煤炭行业产生的金融系统压力,更要关注行业就业和社会稳定等民生情况。民盟中央提出采取“由下至上”的方式制定阶段性总量目标制度的设想,即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分布情况确立地方总量发展目标,然后各地总量目标汇总制定全国总量目标。这样就能因地制宜,更高效地将制定目标落实到位。

当前,社会对于大气污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PM2.5这个“罪魁祸首”,其实,臭氧的污染也不可忽视。

民盟中央发现,臭氧虽然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只占10%,但因为对流层的臭氧可引发光化学烟雾而成为污染气体,对人类健康、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都会造成诸多问题,成为众多城市夏秋季节仅次于PM2.5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而我国尚无专门针对臭氧污染防治的规划和法规,难以统筹进行综合治理,公众对臭氧污染认知也不够。

怎么治理臭氧这个“元凶”?民盟中央建议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战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中树立以臭氧和PM2.5为核心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战略,制定国家、区域和城市等不同层面的大气臭氧污染防治对策。

一说大气污染,人们往往会想到京津冀地区,但实际上,珠三角区域的空气质量也正面临挑战。

据民进中央了解,珠三角大气PM2.5污染改善已进入瓶颈期,遭遇“天花板”效应,而且臭氧污染多年来未进入下降通道。

“珠三角陆地面积仅4.22万平方公里,但集中了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五大国际机场,还存在地面保障车辆、作业机械、油库、接送旅客车辆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由于我国相关研究和监管工作很少,关键排放数据十分缺乏。”民进中央认为,打赢珠三角蓝天保卫战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空港建设很重要,建议组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空港大气污染物排放与空气质量改善的关联研究,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空港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监管指引,并组织制定空港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和管控措施。

以行动捍卫滔滔碧水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近年来,虽然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企稳,但《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7年冬、春、夏、秋四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

面对海洋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农工党中央发出了制定和实施《国家碧海保护行动计划》的呼吁。

农工党中央认为,应严格陆海衔接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同时,建立咸淡水相衔接的水质标准评价体系,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控。

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向海洋倾废量达200亿吨,农工党中央认为,当前还要严格海洋倾废监督管理。科学划定海洋倾倒区,对海洋倾倒区应定期进行监测,强化海洋倾废审批及倾废过程的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此外,农工党中央还建议严格防范突发海洋生态环境风险。

海洋不是只有海水,海滩也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其中砂质岸线4978公里,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监管,在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九三学社中央发现,虽然我国先后开展过三次大规模海岸带调查,并即将开展新一轮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然而海滩作为一个特殊的地貌单元和生态系统,历次海岸带调查都未能将海滩这一完整的地貌与生态系统作为自然资源来进行专项调查和登记,由于缺少自上而下的顶层规划引领,海滩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也不充分。

九三学社中央还了解到,目前各地往往从本地区社会经济需求的发展出发,将海滩当成一般性滨海土地资源使用,海滩生态受损严重保护不力。

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建议系统开展海滩资源和生态调查与监测。把海滩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确立海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价值,将其纳入“智慧海洋”建设体系。九三学社中央还建议科学规划海滩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禁止私人占用公共资源,并加强海滩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民建中央关注的是海岸带的综合治理。他们了解到,我国海岸带开发处于低效无序状态,近海与流域污染日趋严重,传统重陆轻海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依然根深蒂固。民建中央建议转变观念,以海定陆,构建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对于海岸带的开发,民建中央认为应该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布局,确立多层次、大空间、陆海资源综合利用的现代海洋发展理念,并实施“湾长制”。

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孕育了华夏民族的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这两条“母亲河”的生态环境也是民主党派提案关注的重要课题。

台盟中央认为,目前长江流域综合治理面临以下难题:尚未形成统一联动的体制机制,监督机制不健全,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防治机制不健全,跨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不力。台盟中央建议从增进文化共识、培育共荣利益以及构建信任平台奠定参与基础着眼,从健全完善政府间的协同机制、运行机制、评估问责机制、激励机制等入手,探索构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民进中央认为,长江流域面积广大、生态环境复杂多变,虽有不同机构开展了相关监测工作,但目前尚缺乏长期有效的综合监测评估机制和专门机构,不同尺度监测技术难以衔接,相关数据分散且不系统。为此,民进中央建议建设长江流域环境监测平台,为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和长江一样,另一条“母亲河”黄河同样面临生态环境的挑战。

据九三学社中央了解,黄河流域湿地面积为392.92万公顷,湿地率为4.88%,对于维持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因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因素影响,源头区湿地退化萎缩问题突出。比如鄂陵湖、扎陵湖从上世纪50年代到1998年水位下降3.08~3.48米,玛多县4077个大小湖泊有一半干涸。而且,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较少,用水需求已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实施全面分区分级分类保护管理,全面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强全流域湿地保护制度顶层设计,制定流域湿地保护管理规划,填补湿地保护空缺。

要“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的前提。但民革中央经多次调研发现,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与其配套的标准体系和监管措施还不完善。民革中央认为,在标准体系方面,缺乏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物监测标准、限量标准、风险评估标准和污染修复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在监管措施方面,缺乏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办法和有关责任追究办法,对“土十条”以及《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等政策在基层宣传普及不够,致使土壤修复监管措施不力。

民革中央认为,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土壤管控和修复监管能力薄弱。大部分市县环保部门尚未成立土壤环境管理机构,尚未形成土壤环境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以及效果评估的完整技术体系。此外,对土壤污染的认识也不到位。

为此,民革中央建议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构建土壤污染治理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同时,加快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按照“土十条”任务分工要求,落实政府、市场、社会等不同主体的治理修复责任,特别是政府应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还要科学有效推进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广泛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土壤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倡导科学的、因地制宜的污染防治和修复理念。将土壤污染防治的公益性定位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保障环境治理参与者的合理回报。

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但严重的水土流失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正使这片富饶的黑土地变得又“薄”又“瘦”。

致公党中央发现,东北的秸秆以玉米秸秆和稻谷秸秆为主,每年总量约1.5亿吨,由于秸秆还田程度低,成为东北黑土退化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致公党中央还认为,整个东北地区还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秸秆利用途径。“因为秸秆的季节性问题和营养偏低问题,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数量有限;因为电厂建设成本高、秸秆热能偏低收集成本偏高,秸秆发电进展缓慢;秸秆沤制有机肥的人工和机械成本偏高,经济性偏低,推广面积有限;秸秆混土还田,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致公党中央提出了一条对策:加强食用菌产业发展。因为,东北地区秸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秸秆含有丰富的碳、氮、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作为基料栽培平菇、双孢菇、香菇等多种食用菌,食用菌与农作物在土地利用上互补,产生的废弃料可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黑土地的保护和绿色发展。

致公党中央认为,东北地区夏秋季节气温冷凉,可以在时间上弥补我国南方和中部夏季食用菌生产的空档期,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应集成当地适用的食用菌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组建专门机构,加大东北地区适宜菌种的遴选、技术集成和推广示范,在东北地区优先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致公党中央还建议健全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的补贴制度,优化食用菌产业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生产食用菌,利用食用菌废弃料实现秸秆还田,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

保护土地,还要防止荒漠化。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虽然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近年来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目前仍存在天然草地过度利用、个别地区过度保护等诸多问题。

民盟中央发现,我国土地沙化趋势依然严峻,荒漠地区湿地退化加剧,个别地区休牧和禁牧政策一刀切,出现了过度保护而导致的植被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的现象。而且,沙区过度植被建设,可能出现“绿色荒漠化”危机。为此,民盟中央建议科学编制荒漠化防治规划,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因地制宜精准治沙以避免“绿色荒漠化”。同时,科学发展沙区生态产业,准确评估各类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益,建立生态补偿新机制,完善补助标准与方式。

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攻坚,就要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民主党派这些提案建议,为迎难而上汇聚了强大助力,可以预见的是,有社会各方面的齐心协力,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中国绝不只是梦想。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