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共下一盘棋 同护一江水——汉江流域城市政协联系协作会第十次会议小记

2019-03-21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3月的汉中,是花的海洋,百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

蜿蜒的汉江水,从花丛中穿过,仿佛带着微笑,又仿佛浸满了花香。静静地流过汉中盆地后,这一泓清水或一路向东,汇入长江;或向东再向北,由南水北调工程送到京津。

1500多公里长的汉江,像一条玉带,串连起15座城市。

3月14日至16日,这15座城市政协的代表会聚在汉江源头——汉中市,围绕“共建优良生态,推进绿色发展”主题进行交流协商。

抱团合作,协同发展,是各地政协在会场里的共同呼声。

2018年11月,国家出台《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汉江流域发展与保护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全流域绿色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然而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与会代表们提出,尽管在国家层面已出台《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但在省际层面上,尚未出台与之相匹配的地方性规划;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各省市、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资金投入和生态补偿缺乏保障;加快经济发展与强化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监督考核有待严格,法制保障不够坚实等等。

“首先要加快完善汉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武汉市政协建议,汉江沿线省市要尽快对照《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修改完善相应规划,科学确定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思路、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此外,要建立汉江水污染治理的省际协调制度,以此为基础构建各市跨界水污染事故通报与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工作协调,实现信息共享。

“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情况不一、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多样,各领域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襄阳市政协认为,必须立足全局、放眼全域,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积极探索跨区域生态保护新路径。他们建议推动建立汉江流域生态保护联席协作会议制度,签订生态保护合作协议,明确生态保护合作的宗旨、原则、协调机制和重点领域。

“汉江流域除了一江好水,还集聚了丰富多样的要素资源和发展资源。”汉中市政协呼吁,建立国家层面的汉江流域交流协作平台,综合开发利用流域内的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彰显特色、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共同争取设立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基金,为汉江流域更有效地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承接支持政策争取更好的发展效益,实现跨行政区域的系统发展、联动发展、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作为肩负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和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双重历史责任的汉江流域,推进循环经济必将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最佳途径和有效方式。”荆门市政协和商洛市政协都希望能推动流域内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加快建设汉江流域生态旅游带,是促进汉江流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务实选择。”南阳市政协表示,汉江流域有着宝贵而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只要我们携手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成汉江流域生态旅游带大格局,推动沿线各地生态旅游业大发展、优发展、快发展必将成为现实。”他们提出区域内生态旅游要建好“四大机制”,即省级层面指导协调机制,定期联系协作机制,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沟通机制和生态旅游产业融资合作机制。

十堰市政协对此深表赞同,他们建议各地文旅部门加强对接,对流域内各类资源进行分类,实现聚合发展,全面树立汉江流域旅游整体形象。

会上,各地政协还达成一项共识,那就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建立水源区、受水区、影响区生态补偿机制。

“各市政协共商合作,必将有力助推流域内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出席会议的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希望各市政协进一步树牢汉江流域共同体意识,共同为规划落地实施、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生态改善献计出力,把汉江流域培育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