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工作

中西医汇聚“1+1〉2”——农工党中央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记

2018-11-1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罗浮多胜景,梦到固无因”。11月7日,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罗浮山又来贵客了———国家领导人、医药卫生部门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药学专家……

当日,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就在这里开幕。这是农工党中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4年共同创办和组织的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4届,宗旨是“科学认识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每届会议都选取不同的主题,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西医汇聚、促进医学科学进步”。

“青蒿素的发现与征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事例都说明,中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医理念与现代医学的汇聚,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突破,造福人类的健康福祉。中国政府的重视正推动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繁荣,世界卫生组织也高度重视发挥传统医学的作用。中医事业发展正逢其时。”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的一席话,引发全场阵阵掌声,也更好诠释了大会主题所蕴含的更深含义——中西医汇聚,可产生“1+1〉2”的效应。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作了题为《细胞疗法———药物干预进入第三纪元》的报告。他表示,应当做好免疫细胞疗法临床肿瘤精准适应症的摸索,推动免疫细胞疗法新型审批制度的建立,深入探索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免疫细胞疗法三联治疗肿瘤的应用,积极拓展自身免疫病、感染、炎症、退行性疾病和纤维化等疾病的细胞疗法的研究。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而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表示,作为岭南地区唯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广州中医药大学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光荣使命,着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当传统中医药遇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会上,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他们分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厄温·内尔(ErwinNeher)、阿达·约纳特(AdaE.Yonath)和阿里耶·瓦舍尔(AriehWarshel)。

厄温·内尔说:“我们已知人体细胞有200多个不同类型的离子通道,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是中药活性成分的靶点,希望对中药的研究能让我们的科研在这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发展。”三位“客人”所作的报告不仅展示了当今世界医学、生命科学与化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为中医药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与研究工具以及可供参考的知识或理论体系,对促进中医的传承创新、国际化发展有着很大作用,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

其实,从2016年开始,中医科学大会就开设了诺贝尔讲堂,先后邀请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报告。此外,本次大会还通过主旨演讲、大会报告、分论坛等多种形式,围绕大会主题就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融合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中医肿瘤学、内科疾病与中药资源、针灸、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中西医汇聚……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既彰显了中医药的魅力,也展示了中西医汇聚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记者还了解到,包括本届大会在内,共有30人次的院士、19人次的国医大师或全国名中医、49人次的其他著名专家在大会上作主旨演讲。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主委马光瑜忍不住赞叹说:“中医科学大会的召开,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的精华,加强中医药领域的深入研究,促进中医药产业的科学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并造福全人类发挥了积极作用。”

短短两天,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紧凑精干,与会者一致认为,推进中西医汇聚,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两种医学体系从理论到技术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要在应用统筹上下功夫,在优势融合上做文章,在疗效提高上求突破,努力实现中、西医在防病治病中的最大优势、最大效益、最好疗效。

作为以医药卫生为主界别之一的参政党,在科学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这条道路上,农工党从未缺席,一直积极建言献策。正如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闭幕式上所说,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农工党医药卫生界别优势,联合海内外医药同仁一道,一起努力把中医科学大会打造成为更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为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汇发展,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