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调研报道
“拉家常式”的“专访时间”

2018-04-23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老人家,您的孩子在哪里工作啊?一个月工资有多少啊?女婿呢?……”

调研组组长王儒林“拉家常式”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

18日下午,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专题调研组来到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镇,这是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园林古镇。传统街区上的建筑以明清私家园林为主,充分体现了苏州“香山帮”的建筑风格,精巧细致、古朴典雅。2003年,古镇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后,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文物古建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同时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古镇业态布局。古镇保护得究竟好不好?调研组先要问问老百姓!

“老人家,镇上如今被保护起来了,您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拉家常”建立起了信任后,话题自然而巧妙地切入了老人所在的古镇被保护利用之后,对镇上的居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一个与当地居民生活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组长王儒林对于“深入采访”显然“经验丰富”。

“哎哟,这个改变太多啦,从哪里说起呢……”

“不着急,您一条条说!”

就这样,调研组开始向当地居民深入了解情况,时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之久。

老人是木渎镇山塘街的居民,名叫徐金根。徐金根告诉调研组,他最高兴的,是古镇和过去相比,水好了,鱼多了,鸟回来了。他所在的村庄里头有一个湖,如今这鱼可不是多了一点点,用老人家的话说,是“噗噜噗噜”的;鸟也不只是麻雀,而是飞来了好多叫不出名字的鸟,老人讲,还有一种全白色的鸟,叫白鹊。言谈之间,老人家的表情悠闲自在,也很有底气!他自己在村里有一栋300多平方米的自建房,现在其中的几间租给来古镇工作的外地人,光租金就是他退休工资的一倍!

“老人家,您今年多大年纪?”话题又递给了另一位居民。

“你猜猜看!”氛围轻松亲切,让老人家笑呵呵地反问道。

“您有60了吧?”

“我今年都71岁啦!”

这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的本地居民汪慧芳告诉调研组,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古镇上开丝绸店。大儿子过去在外面打工,那时月收入只有5000元,3年前,大儿子回到了古镇上,现在丝绸店一年的收入就有10万元,加上大儿媳妇也有个丝绸店,一家人如今吃穿不愁。而对老人最重要的,是如今儿孙都在身边,孩子们每天能吃上老人亲手做的饭菜,日子舒心,让老人看起来年轻不少!无独有偶的是,为调研组做讲解的年轻人也是当地人,大学毕业后就选择留在了古镇就业。据介绍,仅70多平方公里的古镇,户籍人口有10万人,外来人口却超过20万人,小小的古镇,留住了古迹,也留住了人!这里的人们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当调研组看到木渎镇上一栋一二百年的老房子,在去年被合理利用为民宿酒店后,仅一年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600万元。组长立刻对调研组的成员说:“这就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啊!这是我们尊重了祖先,尊重了文物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

调研中得知,古镇如今有22亿的收入来自服务业,可支配收入就有七八亿。听到这个数字,张斌委员不禁感叹:“一个小小的镇,可支配收入就达到七八亿,太了不起了!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化,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

“从遗产变成了资源,资源变成了财富,财富变成了幸福……这是我们文化保护的附加值!”王儒林一句点评让调研组成员纷纷点头称赞,也陷入更深的思考。

离开古镇的路上,陈惠丰委员仍与大家交流着:“保护和利用常常被认为会产生矛盾,可是看看这里,却是相得益彰!”

如今的木渎古镇,居民的收入提高了,老百姓的日子滋润了,人多了,环境也好了!这一切都让调研组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意义,远远不止是留存下彰显了先人智慧的一座座物质上的“文化遗迹”……

调研组的“专访”深入细致,有时甚至细致到连地方工作人员也一时之间无法在现场作答而立即向相关部门致电核实。而这样的“专访时间”,始终持续在路上。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