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港澳台侨委员会

“融”“荣”与共 同心同行
——十二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18-02-2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2017年7月7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邀请的港澳青年社团代表赴内地开展体验式学习考察活动,分组走访内蒙古、青海、黑龙江后汇聚北京座谈交流,为活动画下圆满句号。

这是一次全国政协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通过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独特作用聚焦港澳青年工作的创新实践。受邀者以香港、澳门两地青年社团为主,活动目的在于推动两岸三地交流,激励港澳青年做港澳繁荣稳定的推动者和国家创业创新的开拓者,为港澳繁荣稳定和祖国建设多作贡献。

事实上,这只是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五年间忙碌的一个缩影。

组团赴港澳访问69次,接待以港澳委员为主导的来访团组86个、4000余人次。连续三年组织以港澳委员为主导的港澳青年社团代表赴内地进行体验式学习考察,360余名港澳青年分赴内地11个省区市开展活动;

接待海外侨界新老朋友近50批、1000余人次,组团出访39个国家,出席海外侨界重要国际活动,与众多爱国侨社、侨领及新华侨华人代表建立了良好交流合作关系;

港澳委员提交提案1582件,提交政协全体会议发言89篇;

结合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港澳台侨委员会每年在深圳或珠海组织面向港澳委员的全国两会前情况通报会和全国政协常委会议精神传达会,有针对性地增加邀请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开展集中学习,帮助港澳委员准确把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引导委员立足港澳优势,搭乘国家发展快车,推动港澳经济实现新发展。

五年来,港澳台侨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组织优势与专委会专业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努力扩大和加强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团结联谊,推动港澳台与内地经济同体共融。

深化港澳与内地融合

港澳台侨委员会认为,港澳特邀界别在全国政协34个界别中委员人数多、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发挥好他们的“双重积极作用”意义重大。

2016年4月,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调研组就“支持港澳青年人在广东自贸区发展创业”,先后赴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调研,还专程赴香港和澳门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组考察了10余个港澳青年人创业项目,通过30余场座谈会和个别约谈等方式,与100多名港澳青年创客和青年代表、从事港澳青年工作的港澳地区政协委员座谈,同广东省市政府有关部门、3个自贸片区管理部门以及港澳特区政府主管青年、教育和经济的有关部门交流并听取意见。

“希望合力推动香港青年更好地来广东就业创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楼志豪说,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在支持香港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问题上有所突破。

调查显示,港澳发展空间不足,三分之二有意向创业的港澳青年人将内地作为创业首选地。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粤港澳率先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受广东良好创业环境的吸引,一批港澳青年人到自贸区发展创业。

但事实上,港澳青年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港澳青年人普遍对内地认知不足,对到自贸区发展创业存在较多顾虑。港澳与内地的社会制度不同,港澳青年人在自贸区发展创业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参与调研的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有礼深有感触地说。

调研组在随后的《关于支持港澳青年人在广东自贸区发展创业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港澳青年人在广东自贸区发展创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探索港澳青年人发展创业的专业资质认证,畅通创业资金、设备、人才等要素流动渠道;发挥港澳地区政协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广泛深入支持港澳青年人发展创业。

“内地与港澳合作发展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港澳台侨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提到,如合作机制陆续出台,但缺少统筹协调,一些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受到关税制度、法律体系等因素影响,内地与港澳尚难以实现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内地与港澳产业结构趋同性日益明显,难以形成优势互补的一体化格局。

不过,港澳台侨委员会也认为,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有助于港澳更好地着眼发挥自身优势,加速与内地互利合作,通过参与和助益区域经济发展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而推动港澳经济转型升级,为解决好社会内部问题找到出路。

港澳台侨委员会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

从破除体制机制上入手

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要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着力解决好港澳与内地合作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2015年4月至5月,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组织部分港澳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关于‘十三五’规划若干建议”主题,赴上海、广东、香港调研。

委员们与地方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港澳全国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座谈讨论,实地考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实验区,以及部分港资、澳资企业,逐步廓清内地与港澳“两制”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的方法和路径。

随后,港澳台侨委员会在其调研报告中建议,制定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安排,在金融、航运、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经济门户作用,为港澳青年就学就业营造更好条件,适度将CEPA先行先试政策延伸至内地其他地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经开启,这个更凸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中,必将为港澳带来正面影响和更多机遇。”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信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贤义说。

在港澳台侨委员会的推动下,关于两岸四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消息不断传出,互利互惠共发展的“火热”之势在延续。

近五年,港澳居民赴内地游客总量每年约1亿人次,占中国内地入境游客总量的80%左右;内地居民赴港澳由2012年的5181万人次增长到高峰时的6800多万人次,分别占香港、澳门入境旅游市场的78%、67%。

2017年4月,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围绕“深化港澳与内地旅游合作”再次启程,开始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立足旅游合作,总结了港澳与内地人员往来的基本特点、存在问题,并分析了有关原因。

“大量内地游客赴港澳带动了港澳经济复苏和旅游业持续繁荣发展,特别是拉动了港澳旅游投资、零售、住宿、餐饮、交通、金融、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杨衍银说。

“部分香港青年以及教师、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士从未到过内地,对内地有较深的偏见,缺乏与内地沟通交流的主动性。”港澳台侨委员会在其报告中针对此建议,建立相应的资金资助及沟通协调机制,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主导,协同旅游等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相关旅行社,持续拓展港澳青少年赴内地游学的规模和深度。

在来年工作计划中,港澳台侨委员会将围绕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互利合作,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紧扣港澳台侨工作领域重要问题建言献策。他们也希望,港澳各界要凝神聚力,聚焦发展,还要加强互利合作,使港澳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内地合作的过程中,促进合作机制的常态化。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