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工作动态

合作村的秋天
——四川南充市政协深入推进“三帮”活动纪实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9-2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初秋的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巨龙镇合作村处处充满着生机。9月11日,记者走进该村,眼见一行行翠绿的果树苗迎着朝阳正在努力生长,已经成熟的稻谷金灿灿、沉甸甸,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好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迷人景象。

 

然而,也就在一年多以前,合作村还是个典型的贫困村。“白天上访闹,晚上疯子叫,拄着拐杖去赶场,向天一跤惹人笑”曾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要脱贫,首先需要改善基础设施!”2016年1月,南充市政协主席吴小可到该村调研时现场表态,在此后的一年时间内,他先后五次来到合作村,积极协调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和企业,解决基础建设资金,同时全力推动该村厘清“党建引领、产业主导、抱团聚力、连片发展”的脱贫思路,初步建立起了“支部+协会+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谈起自家这一年多的变化,村民何小飞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土坯房改成了砖瓦房,就结实得多宽敞得多了;门口还通了水泥路;院坝也都铺上了水泥,晒谷子再不用跑很远和别人抢地盘了;跟城里人一样煮饭用天然气,喝自来水……”

 

一台崭新的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里作业,南充市政协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杰自豪地说:“这可是我们委员企业捐赠的。委员们还各自发动企业向合作村捐了插秧机、深耕机等自动化农业机械。”市政协“企业帮村、界别帮点、委员帮户”活动(“三帮”活动)开始后,他便卷起铺盖搬进了合作村,从此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凭着学农业出身的专业优势和一副热心肠,很快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果树之间的空隙中撒点菜籽,既可以除草还可以收菜吃,还可以增加收入。”“我联系了几个农科院的同学,周四来给大家讲果树的田间管理,你们要早点来呦!”田间地头,一路上到处是向张杰请教和打招呼的村民。

 

鱼塘边,村民袁忠明一脸愁容地看着几乎干涸的鱼塘——因为塘底漏水,才撒下不久的鱼苗几乎损失殆尽。“你赶快去找人来补漏,趁天气好再补点鱼苗。”村民们纷纷建议,但是袁忠明一脸的扭捏,再三追问下,他告诉帮扶干部,自家的钱不够。

 

蓬安县政协副主席康林松当即表态:“你放心,只要你把鱼塘补好,我们可以给你补助人工费。”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袁忠明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为什么不能直接给钱?”面对记者的提问,康林松表示,坚持自觉自愿,倡导不主导,鼓励不强制。发动、引导群众从思想上脱贫,决不搞大包大揽。这是政协“三帮”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合作村广大脱贫户脱贫的内在动力。

 

村委会活动室内人头攒动,村民们正在了解脱贫奔小康产业园区规划。“加入了产业园,土地是不是就不是我们的了?”“我没种过这种果子,会不会太难?”“果子成熟了会不会卖不出去?”……村民们的各种疑问纷沓而至。

 

南充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王梅涛显然有备而来:“产业园区将分成7个小片区,帮扶的政协机关干部、委员以及村上的28名党员,分成7个小组,专门负责各自小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果树栽植、日常管理、成果采摘销售、合作社成员入股、技术培训等问题,无论有什么问题,你们都可以随时找他们。”一席话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合作村每户平均年收入可达到6000元左右,在产业园产生效益后,平均年收入有望突破9000元,我们今年完全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巨龙镇党委书记严清泉信心满满,“要感谢市政协、县政协‘三帮’活动对我们的真帮真扶,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村协联姻兴产业、党建联动促脱贫的信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