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工作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民主监督性视察
产业扶贫还要“深耕细作”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8-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报讯(记者常歌)“产业结构单一,集中在种养业,能够拉动就业率的三产较少,还没有形成全产业带动扶贫的大格局;产业扶贫有较多风险隐患,相关保障机制亟待完善;缺乏品牌建设和宣传意识;自治区发放的“三到村三到户”扶持资金使用精准度不足……”记者手上新鲜出炉的《通辽市赤峰市产业化带动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视察报告》,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履职议政的新答卷。7月17日至2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组织委员赴通辽市、赤峰市对产业化带动精准扶贫脱贫情况开展了民主监督性视察。

 

开展与扶贫相关的调研及协商,已成为本届自治区政协的常态化工作。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收到了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商请协同开展扶贫监督性调研的函》。对这项协同调研,自治区政协高度重视,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主持召开主席会议专门进行了研究,要求组织精干力量,认真完成好这项任务。

 

通辽市以母牛扩繁“万千百十”示范工程为重点,统筹牛产业扶贫布局,因户因需施策,形成了“金融贷款自养+合作社养殖+资产收益托管代养”三位一体黄牛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指导和扶持贫困户种植青储饲料,扩大黄牛养殖规模,带动2.3万户、5.8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牛出名门’——科尔沁草原优秀的生态文化培育出肉质鲜美、享誉海内外的科尔沁黄牛。通辽市是科尔沁黄牛的故乡。他们抓住优势,将黄牛养殖作为扶贫主导产业精心培育,打造了有通辽特色的产业脱贫路子。”这是甄晨岚常委视察时的体会。

 

赤峰市坚持对所属各旗县产业扶贫实行“适地适策”的施策原则,制定出“一户一法”、“因人因户”的“菜单式”扶贫政策。

 

视察团了解到,赤峰市通过打造扶贫主导产业和旅游、电商、光伏特色产业,促进了贫困地区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赤峰产业化扶贫已覆盖9.5万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51%,今年将带动1.4万贫困户、3.1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肯定两地成绩的同时,视察团围绕提升产业层次、加强生态保护、防范市场和金融风险、加强农牧民教育培训、建立农企利益联结长效机制等问题与当地交换意见,提出建议。带队视察的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符太增指出,下一步要将产业扶贫工作与当前农村牧区各项改革新举措新模式结合起来,“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视察报告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解决好以上问题的同时,“将产业扶贫与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依托顶层设计,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制定差别化扶持政策,把各地区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大产业、稀缺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和整体营销,把品牌打造成名牌;加强实诚风险检测管控,牢牢掌握自主定价权,确保产品优质优价、农牧民增产增收。”

延伸阅读